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节 (第2/3页)
们去交粮税,有自己人在,能少吃些亏。” 叶氏点头,“我明儿问问茂林,不过这事儿还请二哥不要说出去,万一人人都来问,岂不是难为这孩子。” 韩敬奇忙接话道,“这是自然,弟妹只管放心。” 明朗在一边陪着,心里听得很不是滋味,一个小小的差役,虽然从身份上来说不入流,却能如此风光,让百姓们闻之色变。 梅香带着莲香到自己房里说悄悄话去了,等韩敬奇和叶氏说定了事情,就带着莲香一起回去了。 第二天在镇上,叶氏趁着人少,偷偷问了黄茂林交粮税的事情。 黄茂林搓了搓手,“婶子,发财哥是和我好,但他只是张里长的侄孙。不瞒婶子,能来巡街的,多少都和张里长有些关系。既然二伯这样问,婶子哪一天交粮税?我跟着一起来,发财哥到时候定然也是在的。” 叶氏笑了,“那就多劳烦你了。” 黄茂林笑了,“我能出力的地方,婶子只管跟我说。” 叶氏问过了正事,黄茂林就拿眼睛去瞟梅香。 叶氏笑着吩咐女儿,“梅香,把你给茂林做的东西拿出来。” 梅香笑了,“先吃东西,今儿还是炒饭,没得别的。” 黄茂林又搓手,“炒饭也是好的,不瞒你们说,这一年多以来,我天天吃街上的油饼油条,都吃腻了,最近有你们给我带饭,我总算能好生吃个早饭了。” 梅香发愁,“这饭都要凉了,等冬天到了可怎么办呢?” 黄茂林一边大口吃饭一边含糊着对梅香说道,“你莫愁,我前儿得到消息,有人要在街上开面馆了。” 梅香敬奇,“开面馆?家常谁会有钱去买面吃?一碗面得不少钱吧?” 黄茂林吞下一口饭,“我也是听说的,咱们这边虽说离得不远的地方有官道,但这条道不大好走,近来官府把这条道重新修了修,听说以后走这条道的人越来越多。这不,有人听见风声就来了。先把面馆开起来,到时候南来北往的人路过,谁不想吃口热乎的呢!” 梅香刚开始跟着高兴,又问他,“那你以后天天早上去面馆吃面?” 黄茂林继续吃饭,“得看看价格,要是太贵了也不能去吃。” 梅香想了想,“若不是太贵,你还是去吃吧,别饿坏了肚子。” 黄茂林正吃着饭,忽然低声对梅香说道,“真修了官道,以后客商多了,机会也多呀。” 梅香眼睛发亮,“茂林哥,你想要作甚?” 黄茂林笑了,“嗨,我就是个磨豆腐的,还能作甚,到时候再说吧。” 等他吃完了饭,梅香拿出个布包,拆开了给他看,“这是给你做的一身衣裳,里面有三双鞋,你的一双,还有大伯大娘一人一双,两个荷包,你和你弟弟一人一个,绣松树的是你的,绣竹子的是你弟弟的,还有一条帕子,是给你meimei的。我手艺不大好,你别嫌弃。” 黄茂林喜得直搓手,“这真是,我一根线没出,倒得了这么多东西。” 梅香又把布包系好,递给他,“都是我该做的,你拿去吧,等会子买豆腐的人多了,你快去吧。” 黄茂林吃饱喝足,又拿了一堆东西回到对面去了。 张老爹笑呵呵的,“茂林呀,这才几天,就穿上媳妇做的衣裳了。” 黄茂林挠挠头,“张老爹,什么都瞒不过您老的眼。” 张老爹笑了,“这样才对嘛,你对我好我对你好,两好才能处的好。你手里要是有闲钱,给人家姑娘扯些布,也算回礼,别总是买吃的,姑娘家家的吃太多长胖了不好看。” 黄茂林反驳他,“张老爹您可不实诚,我看张大娘不胖得很。” 张老爹抬腿就要踢他屁股,“放狗屁,你大娘哪里胖了。” 黄茂林哈哈笑着跑到自己摊子上去了。 晌午回家,黄茂林把梅香做的东西都给了杨氏。 杨氏仔细看了看,也忍不住点头,“这丫头的针线活真没的说,还不满十三周岁呢,针脚这样细密。” 杨氏又摸了摸鞋底,嚯,真厚实。杨氏有些讪讪的,这鞋底,比她给黄茂林纳的鞋底,可厚了不少。 黄炎夏一边吃饭一边吩咐杨氏,“明儿你先去扯些布,给茂林送到韩家去,算是给媳妇的,不算在聘礼里头。” 杨氏笑了,“是呢,定下的媳妇,按规矩得给新媳妇先做两身衣裳的。” 黄茂林试探着对杨氏说道,“阿娘,梅香说阿娘整日家里家外的忙活,还要照看弟弟meimei。要是忙不过来,以后我的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