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1页 (第2/2页)
至每年只收到该收数目的三分之一不到,更不消说走私偷税盛行,最终导致商税至今已是名存实亡。” 到此时,包括商谭、孔玠这些小年轻都已经猜到他要说什么了,商谭更是冷汗直流,‘东升啊东升,你真是马蜂逮着最大的捅啊!江南隐田还只是得罪南方士人,你这是要得罪全大魏的士人啊!出名的浙商、晋商、徽商等,哪个不是和朝廷官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东升啊……,你快别说了吧!’ 商谭的担心,并没有通过意念,传到自己好兄弟心里,只听他又继续道:“臣认为重整商税,严惩走私逃税,才是解决朝廷经费的最有效手段!” 林方旭一番话说得并不慷慨激昂,更不痛心疾首,甚至平平淡淡得真像是在表达一些拙见,谦虚地等着前辈指教。 然而就是这么一番话,却让平时和稀泥,和和气气的李阁老,阴着脸斥责道:“林六首读了这么多圣贤书,怎么一点读书人的风骨都没有,竟是个与民争利的小jian臣!” 第七十一章 平时不争不抢的人, 第一次这么大反应, 不知道的还以为真的是多有风骨呢, 可惜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谁还不知道谁呢? 就连商谭此时都在心里吐槽, ‘不触碰到自己利益时, 别人再怎么吵都无所谓,等涉及到自身时, 反应却比谁都大。’ 林方旭每次去文渊阁时,李阁老的存在感都是最弱的, 整天一副你们说的都对, 我都支持的样子,专注和稀泥, 打圆场,让林方旭曾一度惊叹,原来阁老也并不是都在为国劳心劳力, 也有混日子的啊。 然而就是这么个你以为混日子的人, 人家身后却站着整个庞大的山西晋商集团,大魏朝如今最厉害的商贾之一, 财力雄厚又非常团结,同时大力支持山西儿郎科举仕途。 山西儿郎李默, 便是晋商在朝堂之上最大的代言人, 前朝李氏族人也是走西口的代表,后来蒙奴南下,败退后到如今边关任然防范严密, 西口是走不成了,晋商们便纷纷转道南下。 江南各地的许多盐商、海商,晋人几乎占了三分之一,其余诸如浙商、闽商、徽商等干看着人家日进斗金,竟也束手无策,无他,山西土地贫瘠,被迫背井离乡的人都异常坚韧且团结。 林方旭并不想和这样的人对上,只是人家都指着鼻子骂你jian臣了,怎么也不能就这认下啊! 林方旭面无惧色,冷笑道:“商税始于西周,延续至今已有几千年,洪武四年,先帝爷为更好的管理商税,下令在府、州、县设立税课司,专门督促各地商税的征收与监督。呵……,依照阁老的意思,难道先帝爷也在与民争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