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29章 知心知意(陪伴) (第1/3页)
“时光”这档节目突然爆火,除了引来各路人马纷纷观看之外,也遭到了小人的诋毁。 从宿知意出道开始,就有人利用她的长相大做文章。 后来她接下了寰宇的代言,那些喷子就把目标锁定在了顾安尘的身上。 有人暗地里猜测她是被寰宇集团的执行长给包养了,所以才有这么好的资源。 而宿知意又向来不解释这些,任由流言漫天飞也不加以理会,除非采访时被娱记当面问到,她才会说一两句。 之前因为两人双双结婚,这段不算绯闻的绯闻已经过去了。 但是最近因为“时光”的大火,再次被人翻了出来。 刚好这档节目又是寰宇出品的,一时间,负面信息也随之而来。 以前网上也有很多“黑”宿知意的帖子,但类似的负面新闻却极少被曝出,这次不仅被曝了出来,还闹得挺厉害。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无论是宿知意还是寰宇集团都没有针对这件事进行解释。 正常情况下,就算他们不解释,暗中肯定也会处理。 或是删帖,或是搞点别的事儿出来转移焦点。 偏偏—— 这两方一个比一个坐得稳。 宿知意每天照常录着节目,再不就写写剧本,十分悠闲惬意,一点也不像被网络上的流言蜚语影响到的样子。 至于欧景琛,那就更淡定了。 作为故事中的“苦情男二号”,他的心态简直比宿知意还要好。 甚至在看到弹幕刷了满屏“原谅色”时,他还能笑着和宿知意谈论颜色的深浅。 “你知道‘绿帽子’的由来吗?”忽然想起这个典故,宿知意兴致勃勃的朝他问道。 “怎么?你知道?” “我之前听书语说起过。” “你们两个有夫之妇没事儿聊这个干嘛?”总觉得怪怪的。 “偶然说起而已。” 话虽是这么说,但欧医生的脸色还是有点一言难尽。 好好的聊什么不行,怎么非得聊这么敏感的话题呢? “说吧,这颜色究竟是怎么个来历?” “古时候呢,有一对夫妻,丈夫是一个生意人,经常外出经商,妻子生的花容月貌,身姿婀娜。”宿知意缓缓道来,“有一天丈夫又出外做生意,妻子就趁机与一名布商苟合,有一次差点被人发现,于是后来她就想了个办法。” “什么办法?”欧景琛适时提问。 “她用一块绿色的布给自己的丈夫做了一顶帽子,嘱咐他外出时佩戴,而布商每每见到他戴着这顶绿色的帽子的外出,就明白自己可以去找妇人幽会了。” 是从这以后,“绿帽子”的说法才流传了下来。 讲完故事之后,宿知意眼神稍带得意的看着欧景琛,像是在等他夸奖的样子,“听完之后是不是觉得受益匪浅?” “这是书语告诉你的?” “她还说了很多,不过我只记住了这个。” “唐宋时期,视碧、青、绿诸色为贱民所穿服装之色,唐代地方官吏对犯罪的人不加以杖罚,而是让他们戴碧色头巾,以此羞辱他们。”欧景琛淡声说道,“在唐宋人的心目中,穿戴碧、绿、青诸色的是最低贱的人。” “然后呢?” “自元代开始,碧绿青诸色的服装限于‘娼妓’、‘乐人’所穿,《元典章》规定,‘娼妓穿皂衫,戴角巾儿;娼妓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头巾’。” “……书语好像也是这么说的。” “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三年下诏规定,让娼妓家的男子必须头戴绿巾,由此一来,人们见到戴‘绿帽子’的就知道他家中那位是‘青楼一族’,‘戴绿帽子’也就成了某男子的妻子卖yin或妻子私下”偷汉子“的俗称。”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见她一脸崇拜的看着自己,欧景琛温润的笑着,“不过,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这三个字是从元朝开始兴起的。” “还有呢?” “当时的蒙古是没有娼妓的,大草原上的男女只要愿意,马上就会天当被子地当床,等到挥军南下进了中原,很是看不惯号称礼仪之邦的中原人开设的妓院,于是元朝统治者规定妓女着紫衫,在妓院里做工的男人戴绿头巾,以示与正常人的区别。” “这样啊……” 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宿知意听的兴起,“所以说,你到底是从哪看到的这些?” “书里。” “哪本书?”他平时看的医学类的书籍比较多吧。 什么时候对奇闻野史这么了解了? “……记不清名字了。” “哦。” 宿知意不疑有他,可是余光瞥见什么,神色微怔,“不对呀,你连那些细节都记得那么清楚,怎么可能不记得书名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