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4页 (第2/2页)
出乎意料,也许就是挣扎的体现。 也许,化男身,化女身,其实写的都是程生与结识的一人之间的感情。 性别只是外相,作者真正想写的也许只是一段感情。 只是,这段感情,或许有些复杂,不被外人所知,甚至不容于世,甚至不能明写。 作者只能曲写,变幻人物的性别,模糊书中的朝代,事件,隐秘地写这段发生在千年前的爱情。 如果说,郭家真的指的是晋朝,那么郭府的继承人郭萍,或者说真正的郭安又是谁呢 当然,我一直保持着一个观点,《紫钗记》很有可能是两个人合写而成。 前期程生和郭安的相识相知片段是一个人所写,后期程生和郭萍在郭府的相处则是另一个人所写。 关于我为何如此判定的原因,是因为我发现作者对于人物的态度问题有所不同。 前期作者十分偏向书生程生,并且作者是带着一种轻松欢快的状态来写的。 作者如同一个老人,在年老之时边写边回忆年轻时期的悠闲和惬意,他是如此的高兴,对程生大加赞赏,对郭安则维持着保留态度,不偏不倚。 而后期作者则十分偏向郭萍,或者郭安。他在一个又一个场景之中,极尽的写郭萍的真善美,写她的仁慈,写她的宽厚,作者无疑带着一种推崇的态度。而对于在郭萍支持下掌管郭府大权的程生,则是有些微词。 至于书中谈论的家国天下,则是两人共同创作,经历了多次的修改删订。 而作者,我相信应该是书中程生和郭安身边的人。 因为全书一直都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来写,从不过多描写主人公的心情,心理,而是只描述事件,描述对话。 也许,他们见证了这段感情,见证了这段人生,并想留下些什么。 就像作者自云一般,是为人而写,为历史上程生和郭安的真实原型而写。 楚瑛想到当初自己看到导师的这篇文章后,得到的震撼,不由得一笑。 过了千年,一切繁华的,热闹的,美好的,都已消失。 初衷,真相,辉煌,早已被曲解,甚至被遗忘。 流传的越久,差别就越大。 但她没想到,居然还能有人发现所谓的真相,或者说发现大部分的真相。 这可真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 当年,她是看着这本书慢慢定稿的,她甚至也知道这本书谁所写。 确实如同导师猜测的那样,是二人合写。 一个是朝中的老人,一个是宫中的老人。 一个是正统科举出生的知名文人,一个是宫闺之中自学成才的侍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