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4节 (第2/3页)
在这大学生就代表着公务员,一条通向铁饭碗的通天大道,是他们挣脱土地唯一的一条途径。 俞向安给在白石县的俞满屋加油。 现在老家就他一个高考生。 幸运的是,俞满屋考上了。 现在是医生和老师紧缺,他报了老师,被录取了,收到这封报喜的电报的时候,俞向安心情很复杂,现在这样看来,他和阮晨曦还有可能。 但是最后两个人能不能走到一起,谁也不能给个确定的话。 但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件喜事,大伯和大伯母肯定很开心。 考上了大学,就是出息的城里人了,这以后当老师那也是体面的,俞满屋的努力他们是看在眼里的,这一年他没怎么下地干农活,但是他瘦了十多斤,瘦的他们几次想要劝他放弃。 付出得来了回报,以后不管他怎么样,都有一份工作兜底了。 有人考上就有人落榜。 俞向安他们往前五百米左右那里回来了一家四口。 是他们下乡当知青的二儿子拖家带口的回来了。 原本是老两口带着大儿子一家四口六个人挤在二十来平的房子里,现在回来了四口人。 就是说十口人挤在这二十来平的房子里。 这挤呀挤的,勉强能挤下,把住的问题给解决了,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口粮,他们两口子高考没考上,户口还在插队的乡下,这口粮就着急了。 但是他们再不想回去乡下继续种地,参加了几次招工,几十几百个人竞争一两个岗位,考不上,只能琢磨起了别的路子。 这回来的二儿子脑子比较活,骑着他爸的那辆旧自行车在乡下倒腾东西。 他倒腾的成本不高,是乡下收来的鸡蛋、农民自己种的青菜。 这比起去副食品店买来的要新鲜,还不要票,能自己挑挑拣拣,很多人乐意跟他买。 就算不说照顾邻居,这对他们自己也是有好处的,他还会做人,经常买什么,送一把青菜一把葱之类的,很多回头客。 包括俞向安。 她的农场里面不能种植主粮和青菜,她想要吃大米,想要吃白面,都需要花钱买,这样的话从钟建强手里买,很方便。 在他的手里,俞向安买了不少的东西,由于新鲜又齐全,为什么说齐全呢? 因为可以订货。 比如俞向安想要买一只炖汤的老母鸡的话,她就给2毛钱的定金,他隔几天就会把鸡送上门。 他就靠着赚点差价维持生活。 他是老知青了,下乡十多年,他是弟弟,但是他现在的样子,和他哥站在一块,大家都会以为他才是哥哥。 街道办的人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滞留在这里的知青越来越多了,但是现在哪里有那么多的岗位安置他们,上面的人也正在吵,还没有定下该怎么处理,他们小打小闹的,养活自己做的一些事,他们就当做看不见了。 要说起来,他们也是看着他们长大的,之前的政策那是没办法,现在上面还在争论,他们就不管太多了。 他们小两口都是勤勉的,他媳妇跟着他一起忙里忙外,两个孩子年纪都还不大,平时就在家附近玩,也不去别的地方,不给大人添麻烦,看着就很懂事,因为年纪相近,从托儿班回来后,双胞胎会跟他们玩到一起,俞向安对他们顺带着有了更多的了解。 知道钟建强插队到了北边,条件艰苦,他找到机会回来了,还把媳妇孩子都带了回来。 他媳妇也是知青,不过是外地的,娘家那边是顾不上的,日子过得艰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