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6页 (第2/2页)
指着咱们几个人,累死了也安置不下来,还不如窝在乡下当书童的时候呢。” 赵兆干脆破罐子破摔,不讲理道:“你自己看着办,要么开科举找人进新臣,要么干脆散伙算了,这天下爱给谁给谁,我回家种地去。” 秦尧合着眼睛像是睡着了,却没人敢忽视他,都期待地看着他,希望他能给大家指条明路,也给大家一个解脱,巴不得能够散伙。 秦尧眼睛都没睁开,脚在桌子上磕了磕,提醒他还醒着,手指一指,问一人道:“让你找个先生读书,读得怎么样了?” 被点名的人老脸一红,眼神躲闪,慢吞吞地含糊道:“就……就那样,先生还没找到呢,不急,嘿嘿,不急。” 赵兆叹了口气,有心无力,知道这是急不来,也急不动,指着这些人读书治天下,还不如指望老师活过来呢。 秦尧却没动怒,只是也没放弃,说:“接着找,明天再找不到,以后你陪朕晨练。” 那人一哆嗦,一改萎靡拖延的态度,举手信誓旦旦保证:“明天,不,今天,今天一定就找到了。” 毕竟王达上次下雨陪着陛下对练,回去可足足躺了三天才爬起来,更不用提他们了,在秦尧手底下过两招,他们还不如回去连两篇字呢。 秦尧语气平静,一视同仁道:“其他人也一样。” 屋里瞬间愁云惨谈,宛如万里乌云压顶,每个人都凄凄惨惨的,暴风雨里的小黄花似的。 “远水解不了近渴。”赵兆无奈道:“等他们学成了,这天下也早就变了,这法子行不通的。” 秦尧抬起手制止,解释:“这是两件事。就算是有人治世安国,他们也该懂史明理,武力可以打下天下,治国却仍旧需要文人,他们可以不善长,却不能一无所知。” 赵兆心中一动,有些期待地问:“两件事?那另外一件呢?” 秦尧张开眼睛看着头顶,平静道:“开科举。” “开科举也没用,根本就不会有人来参加。”赵兆忍不住提醒,“上次可是开了考场,结果没一个人来。” 事实不仅如此,有读书人静坐嘲讽却不入场,还有人挑了一担茅粪倒在入口,后来更是被那些人添油加醋,著书立传大传一通,丢尽了脸面。 一个巴掌狠狠地甩在脸上,怎么可能再把脸主动凑过去,再挨一巴掌? 秦尧娶了楚辞,又对楚序微不闻不问不恭不敬,狠狠地伤了读书人的脸面。读书人恨不得把自己的脊骨都换成玉做的,又怎么可能对着他低头弯腰俯首叩拜? 再开科举,就像是自取其辱,还徒劳无获,赵兆满心的不赞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