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正经文_第11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9节 (第2/2页)

,虚拟人物的崩溃太快太多了,有时根本来不及得到实验结果。

    这么“脆弱”的人工智能真的有用吗?

    诚然,这可能从侧面证明了人工智能也是有“生命”的。但人类并不是慈善家,他们制作人工智能的初衷是为了得到更好的服务,让生活更轻松。过于脆弱的人工智能是无法实业化、商业化的。

    李林则在九年后再次修改了她的论文。她认为单纯的时间线虽然可以给人工智能充分发挥自我学习的天分,但正因如此,它们学习的方向是不可控的。

    比如小明就错误的认为实验结束,他的任务就结束了。

    这种观念是他从实验员口中得到的“你就是为这个实验才制作出来的”

    人类使用的语言博大精深,机器人却无法捕捉到语言中所有的信息,他们只会进行片面化的理解,提取中其中的重要内容,并将其进行记录。所有的记录,他都会做出非1即0的理解。

    “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我们的孩子在什么地方倒下。”李林说。

    所以,她加了一条人格逻辑。

    她认为给每一个人工智能具体的人格信息是有必要让他们学会自我保护的。

    人格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民族、受教育程序、爱好等。如果需要还可以加入家庭、朋友的设计,全看科学家的个人喜好。

    她制作了另一个“小强”,告诉小强,他有一个早逝的哥哥叫小明。

    小强一直陪伴李林教授直到去世,五十年后才崩溃。

    小强崩溃的理由是“人类只能活一百二十年”。

    他认为这是人类的极限年龄。所以在出生后一百二十年,他决定自己该去世了。

    可见,虚拟生命是会崩溃的。正因为他们会崩溃,才被人类认为有“人性”。

    但现在的人类已经可以轻松坐视虚拟人物崩溃了。

    他们不像一开始那么感性,变得能更理性的考虑问题。

    其实,她也不觉得虚拟角色崩溃就相当于人类的死亡。

    死亡是一个很严肃的概念。

    她需要的不是生命,而是感情。

    感情消失,才会有死亡。

    寄托感情之物消失,才会有死亡。

    投屏中的虚拟楚楚身上并没有寄托感情,她们也没有感情。所以她们的消失不是死亡。

    但她是有感情的。

    她也有寄托感情的人和东西。

    如果她崩溃了,那她就死了。

    所以,她绝不会崩溃。

    楚楚感觉得到前方的人类:孔明。

    比起她,眼前这个人才更容易崩溃呢。

    她有绝对不崩溃的信心与欲望。

    他有吗?

    第84章 爱艺术的楚爸爸

    楚楚全程关注着实验进程。

    十个小时后,孔明将她“叫醒”。

    她也只好从善如流的“醒来”。

    感觉就像在家里偷偷熬夜, 需要时刻注意着父母卧室的动静, 小心别让自己房间的门缝下透出灯光来。为了补充熬夜时需要的体能, 她的卧室书柜上常年放着几罐咖啡和解饿的肥宅快乐水。吃黄瓜味薯片时必须含在嘴里吃,不发出一丝声音!

    托多年地下工作的福, 她成功的瞒过了孔明。

    “我饿了, 好饿好饿!”楚楚捂着肚子要求吃蒸包子、大米粥还有鸡汤米线, 最好再来一个鸡腿。

    孔明:“马上,马上,你等一等啊。”

    这时只要提出一堆想吃的东西, 父母就不会去追问别的了!

    “不要。我在这里吃,吃下去的东西全都会烧成炭,那不白吃了吗?我回去吃。”她光明正大的要求回游戏。

    “好吧,我送你回去。”孔明说,“你想玩游戏时再出来。”

    “行。”楚楚歪头做可爱状挥挥手。等孔明把她送到《虚拟游戏》的原始主机旁时,转头就登入进去了,半分流连也没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