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为仙_第四十章、法宝天劫惊妖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章、法宝天劫惊妖修 (第1/2页)

    词曰:

    东风能绿长江水,惊雷不破沉云晦。恶鬼舞翩跹,乌烟瘴气旋。

    宝刀初试手,血染缁衣透。但有一不平,为君三界行。

    ——拟作《菩萨蛮》。

    话说当日,刘海运起大法力,将整个村庄挪移到五行珠内小世界中,直接安置在珠内三界之最高层。

    五行珠内现在已有三界,分别是冥界、妖界、和人界;由于五行珠尚处于成长状态中,并非尽善尽美,所以这三界都属于源初世界,而且三界空间都还相对较小。

    这五行珠内世界的三界之上,有五行十二宫,其中十宫是留给五行十尊入住,主持五行秩序的;另二宫分别是为五行太阴太阳之宫,留给未来的太阴与太阳神尊入住主持。

    只是现在,白衣相士并不曾为五行珠安排了太阶太阳二宫的神尊人选,刘海更没有自己的太阴太阳二尊人选——这个事情,只有交给未来解决了。

    五行十二宫属于五行珠内世界的神界,在三界之上。

    五行十二宫的中间核心地带是五行天神主大殿,这神主大殿,将来必然是刘海入住主持的。

    作为法宝本主的刘海,现在境界修为不够,只可入住,但尚不足以完全主持,只能借以一般性地掌控着五行珠。

    此外,刘海的境界修为达到要求之后,要完全掌控,也还是有其他一些条件要求的。所以,这五行小世界内,太阴和月亮只是静定式地悬挂在天空中,还不能自动地循环往复做到月落日出或日落月升。

    将来,五行珠内世界五行诸天大成,成长为比肩六十四诸天的一方世界时,自然地会成为一个完美世界。

    刘海将村子挪移到五行珠内世界之后,随即催动五行珠,迅速飞掠过黑石山东部,顺道抓捕了一些不同种类的动物放养在五行珠三界之中,同时也移植了一些不同种类的植物。

    这么做,是因为刘海觉得五行珠内虽然灵气浓郁,但是生命气息特别不足。

    依据在地球上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刘海觉得将来,五行珠内总得形成自己的生命循环系统。所以他毫不客气地将这些山中生物按一定数量抓取,转移到五行珠内——

    毕竟将来自己要修成一诸天神主,这将是自己的世界。做完了这件事,随后刘海催动五行珠,按照那金塔仙府六层之五行十尊所指点过的,看过了诸天图,随即直奔普罗天更高层级世界飞去。

    五行珠穿空飞遁之际,那公殿前,演说在继续,会议还没结束,村民们浑然不觉他们已经从此离开了普罗天源初世界,从此成为五行珠内小世界的“神族”了!

    看到刘海回来了,有性急的村民就问什么时候搬迁啊?

    刘海笑笑说,你看看天上的太阳,是什么时候了?

    众人听闻,抬头看天,就有人恍然大悟:刚刚有一瞬间,觉得时辰变了,其实就是由下午突然地变成了中午了。看来,这就是已经飞升到更高世界了吗?

    当然可以说不是,这只是在五行珠世界内,这一点,刘海让叶月慧努力给村中老少做解释。

    刘海则进入神主大殿,掌控着五行珠,这大殿内部提供着诸天世界图,可以确定方位与去路;于是五行珠破界向普罗天更高世界飞去。

    五行珠真是奇宝。

    一般说来,修仙者在一个世界内,想要随时随意达到任何地方,那得有着足够的境界修为,最起码也得是修为境界达到玄道境界,也即是五行道开天世尊门所说的道尊境界。

    但要破此界到另一界,那就更不容易了,要么借助破界珠;要么借助传送阵。

    而凭借自身修为,撕开界壁硬闯的也有,但这至少是道尊境界极致才能做到的;而且还有可能遇到空间乱流,那玩意儿对修仙者而言也是有其凶险的。

    今日之刘海却是轻松自在地驾驭着五行珠,顺利地穿过了界壁。

    五行珠一穿过界壁,刘海就看向诸天图,图中标示,这一世界是普罗天妖界。

    刘海心说,妖界,肯定没有人类修仙者,而且传说妖类修仙者都是非常残暴的,想到这里,刘海无一丝停留的打算,只管催动五行珠前进。

    不料想,就在他催动五行珠继续前行之际,一种危险的感觉透进五行珠内,径直地涌现上了刘海的心头。

    原来,这五行珠在下界祭炼制成,有如此灵性,自然也有天劫,此是有灵性宝物的共同之处,是必经之天劫!

    以五行珠的奇特灵性而言,其实也是几乎不弱于托钵僧手中的黑钵,分明也是一件诸天圣器!

    当然,托钵僧手中的黑钵,当年可是生有器灵的,相当于先天圣器,而白衣相士在托钵僧帮助下炼制的这个五行珠,却是没有器灵的,只相当于后天圣器——

    然而在后天圣器之中,这五行珠也是出乎其类的好宝贝,因为它没有器灵却仍然可以自行成长!能够自动成长,说白了,就是因为炼制此宝之际,白衣相士按托钵僧的要求,谨依五行运行之天道法则。

    五行固然有阴阳内外,然而五行珠所蕴含的道法法则却是生生不息,故而能自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