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春天树_第3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节 (第2/3页)

人用过水粮,收拾行囊,往星星峡方向而去。

    “星星峡是入西域的咽喉,峡在两山之间,地势险要,因两壁之间岩石嶙峋,石含金点,错落如星,因此名星星峡,入星星峡后,再行三日则到了伊吾城,甘露川在伊吾西北五百里处。”

    春天点头:“我想先去伊吾城,寻寻陈叔叔的消息吧。”

    李渭瞥了她一眼:“好。”

    复行一日,偶见戈壁间有羊群散漫其间,伊吾周边一带居民多以放牧为生,只是星星峡草木不丰,水源不足,畜牧不兴,此处又偏离驿道,人烟稀少。两人走了整整一日,才在一处山坳见两三间低矮棚屋,近前一看,屋内陈设简陋,气味古怪,但屋角有薪柴生活痕迹,知道主人外出,还未归来。

    不多时,一个披着羊裘的驼背老者背着箩筐,挥着羊鞭,赶着数十头山羊回圈,走至最近,才见自家前有两马散漫吃草,难免惊讶,又见两人,一男一女,俱是年轻,相貌极佳,朝他作揖。

    李渭见那老者满脸皱纹,稀疏白发,一双眼混浊不清,上前和老者说明来意,想在此地借宿一宿。

    放羊老者不理李渭,反倒呆愣愣的注视着一袭赭红回纥衣裳的春天,咕哝两声,把手一背,朝屋内行去。

    老者在屋内呆了片刻,复又出来,拿着一个满布灰尘蛛丝的发黑物件绕过李渭,径直塞给春天,春天吓了一跳,不知所措的摆摆手,连声道:”这个...多谢老伯,我不用...

    那老者不管不顾,嗓子里呼哧呼哧,盯着春天,不断咕哝,径直将那物件往春天怀中塞。

    春天无法,只得硬着头皮,伸手去接。

    李渭在一旁无奈失笑,一手压住春天的手,一手将老者那物件托在手中,弯腰低头,脚尖一点,划手向老者行了个礼。

    那老者见李渭接了东西,盯了他一眼,复又咕哝两声,转身走开。

    李渭把东西托在手中,盯了两眼,偏首对春天道:“老人家应该是回纥人,他见你只着回纥衣,却不带回纥冠,礼节有失,所以把这个冠顶塞给你。

    他瞧瞧手中的不见原形原色的物品,敲了敲,正色道:“这是个错花银冠,不是普通的回纥冠,样式古朴,是很多年前的老物了。”

    春天惊疑,看着他手中黑乎乎的物件:“既然老伯是回纥人,怎么会孤零零的一人留在这里荒无人烟处。”

    “许是什么原因滞留在此处,不得归吧。”李渭叹道,“伊吾地处要塞,突厥、羌、焉耆人,汉人不少,人潮兴旺,往来络绎。”

    两人将银冠摆在地上,春天用布巾去擦蛛灰,露出发黑的银冠,花枝纠缠,一叶一花栩栩如生,只觉颇为不俗。

    作者有话要说:  存稿没了。。

    困了,写一点睡觉去。。下一章补全

    大家晚安。。

    第51章 新罗婢

    银冠通体錾花, 花叶枝蔓都用银丝缠绕而成,珠玉点缀其中,重工精美, 只是陈年旧物,保养不当, 致使明珠蒙尘, 在此凋敝山野间, 牧羊老者家中藏有如此富贵之物,两人都不免心中惊讶。

    耄耋老者驼着背,将羊群赶入圈中, 背手进了屋内, 半晌后出来,已经脱了羊裘,着一身破旧的看不出颜色的百结衣, 捧着个豁口的黑陶大碗出来,将近旁一间木屋的门推开, 将碗搁于门旁, 混浊的眼看了两人一眼,也不说话, 蹒跚走开。

    倒是个古怪又孤僻的老人家。

    春天见老者回了屋内,将屋门紧阖, 又见李渭走近木棚,将碗端起, 仔细端详。

    碗中盛着小半碗混浊的液体, 那气味尤其古怪,似有酒香,又有腐rou的气味, 李渭缓缓晃动黑陶碗,低头微嗅:“这是回纥的迎客水酒,是羊羔酒。”

    李渭摇摇头,将那碗搁在原处,春天跟随而上,近前瞥见那黑陶碗,瞪圆了眼,旋即又将眼神挪开。

    那酒水里飘着密密匝匝的白色的小虫,沉沉浮浮于其中,线长模样,头部两黑点为眼,尾部尖翘。

    “是酒虫。”李渭解释道,“无毒无害,倒不碍事,就是有碍观瞻。”

    木屋低矮昏暗,被大片灰尘裹着,处处结满细密蛛丝,角落堆着红柳、芨芨此类的柴禾,窗下贴墙放着一张短窄木榻,上头胡乱堆着些陈旧的布帛被褥,一侧还翻着只蒙灰的虎头布枕,这似是家中儿童的睡榻。

    李渭见此情景,斟酌道:“今夜就先如此吧,夜里山石迷障,极易迷路,明早再赶路。”

    春天点点头。

    夜幕降临,李渭去向老者敲门借用薪柴,屋内亮着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