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2节 (第1/2页)
也是这时候,沈清然的消息传了回来。 之前曾提起过, 西岭那边的戎族骁勇善战, 在大雍军队败后抵挡住了流民军队。而沈清然, 则是流落进了戎族内部。 昌平帝听到这个消息, 命人前往西岭戎族之地,以赏赐之名,想顺带将沈清然接回京都。可当官员进了戎族之后,却被绊住了脚。 到底是真的被旁事绊住了脚, 还是被戎族有意扣押难以回京,朝中人人心中都有数。 那日,当着朝中众大臣的面, 昌平帝倒是没有失态, 只是回了乾清宫之后, 半日也未曾出声。吓得李历伺候都提心吊胆,生怕揣摩错了意。 含细听了一耳朵朝中事,转头便对段嫣道:“这戎族也太过猖狂,不过区区一小族, 往日依附咱们大雍,如今可倒好,转头就趾高气昂起来了。” 段嫣拿着本书往脸上挡,懒懒躺在榻上。 十月入冬,外头日头却是不错,暖融融的。 “只不过这般,你便受不了了。”段嫣笑着说了一句,引得含细连声问为何。 “一朝得志,可不得要些利息。如今戎族是摆着架子,但好处却还没拿到手呢。” 听了这话,含细掩唇惊呼:“戎族的野心,竟这般大……” 乱世枭雄起,段嫣虽不能断言戎族能成为一方大势力,却也能给对方极高的评价。戎族生存环境恶劣,族内除了老弱病残,皆是马上打仗的一把好手。凭借着这能力,若是谨慎些,说不定便是除了六国之外,第一个展露头角的势力了。 可如今,局势未稳,便大行挑衅之道,便也说不好未来如何。 昌平帝睚皉必报,这回为了换回沈清然,估计会答应戎族接下来提出的条件。而后便是忍气吞声,在该发作的时候绝不会手软,为戎族送上致命一击。 暖阳照进来,携着寒风,倒也不让人觉得不适。 段嫣打了个哈欠。 春困夏乏秋无力,冬日正好眠。 …… 沈清然没能回京,戎族那边的要求已经提出来了。 和亲。 历来,两国联姻,结为唇齿之邦。都是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进行,或是实力较为弱小的一方向强大的一方献上公主。 但如今,区区一戎族,竟然主动要求大雍送公主过去和亲,这简直就是一巴掌打在昌平帝脸上。 宫中公主均未满十五,勉强适龄的,也就是嫡出的泰清公主,与二公主段妘。 戎族的话传回来那一天,谁都没有把这件事当成一回事。 就算西岭一战,大雍战败,可他们也不是戎族能够欺凌的。确实,沈清然在他们手中,可历来哪儿有为了臣子牺牲皇族的事? 沈家人听闻那狂言时,也是心如死灰。 没人认为昌平帝会向戎族低头。 可在第二日,段妘就被李历亲自请去了乾清宫。 她站在门前,捏紧了衣袖。李历就站一旁,也不催促,低着头等她进去。 段妘松开手,衣袖皱成一团,深吸了口气走了进去。 “父皇。”她恭敬行礼,少了幼时朝昌平帝撒娇的痴愚劲。 其实心中也隐隐感觉到了这回是什么事。段妘藏在衣袖下的手一直在抖,没谁听到和亲还能淡定自若的。那种蛮夷之地,连杀人都不眨眼。 在和亲的消息传出来时,段妘就一直处于惊惶之中。 这些年的经历让她习惯了什么事都往最坏的地方想,旁人觉得昌平帝不会同意和亲的事,段妘却开始在想和亲的人选了。 但只是一想,段妘就知晓,这宫中唯一一个能去和亲的人,就是她自己。 所以当李历过来的时候,段妘并不觉得惊讶,只有一种悬在头顶的刀终于落了下来的轻松感。 面前的人笑了下,似乎同她小时候看过的那张脸没有什么不同。 段嫣低下头,听着昌平帝说话。 “不过眨眼间,你便长这么大了。” 小时候段妘接话接得快,如今却更加谨言慎行。似乎是明白了多说多错的道理,她话说得越来越少。以至于昌平帝说完这句话后,书房内还是一片沉默。 过了会儿,段妘才扯起嘴角应和地笑了笑,极为僵硬地回道:“父皇却是容颜不变。” 李历伺候在昌平帝旁边,听着这两人的对话慢慢低下头。 “可想你母妃了?”昌平帝手执狼毫,在雕山砚里吸满了墨,一捺在宣纸上划开重重一笔。 他话说得温和,手上动作不停,白纸上落满横折竖勾。 吴嫔入冷宫时,被称为罪人吴氏,已经不能再称为段妘的母亲了。 现今昌平帝却当面提起了吴嫔,还用了“母妃”二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