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4节 (第2/3页)
“走吧。” 此地离张贵妃所在的景仁宫约莫要走上半盏茶的功夫,段嫣走在前面,张成端便走在她身侧偏后的位置。 段嫣不觉得自己同张成端有什么可说的,也觉得张成端差不多是这么个心思。 于是这两人便一路无言,恍若身边没有另外一个人一般,就这样走到了景仁宫。 张贵妃手上捧着炉子,见那两人泾渭分明地进来时,美貌不见消退的脸上有一瞬间怪异。她轻飘飘扫了张成端一眼,几不可闻地冷哼一声。 “在外头有没冻着?”她习惯地去摸段嫣的手,感受到凉意之后就将自己的小炉子塞过去,让段嫣暖暖手。至于张成端,则被她晾在了一旁。 “日头正好,倒也不觉得冷。”虽是这样说,但摸到炉子上的暖意的时候,段嫣还是惬意地眯起双眼。 眼尾稍稍往上翘起来,勾出狭长旖旎的一道弧。 像是蝴蝶振翅。 张成端没有人理,也不觉得拘束。自己找了个地方便坐了下来,自若得很。 “你方才不是说有事急着回去?”张成端才坐下,张贵妃又看不顺眼了,开始将人请走,“现在我这儿闲得很,你忙就先回罢。” 于是,张成端又站起来,低声说了句“侄儿告退”。 听闻不常说话的人出声时都是又哑又沉的,这句话倒是没错。张成端的声音,总是低沉暗哑,带着独有的沙砾感。 待张成端走后,张贵妃斜斜靠在踏上,她不自觉握着段嫣的手,叹了一声。 “淑妃那身子,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第88章 淑妃身子不算强健。 往年在陈氏, 尚未出嫁的时候,勉强还算是正常水平。但之后淑妃入江湖,风中过路雨里前行。都说女子得好好护养, 可身在江湖却是什么都得将就,彻夜受凉难眠皆是常事。淑妃的身体也是在那时候慢慢熬空了。 再之后, 便是一眼误终生。为昌平帝入宫, 与陈氏众姐妹决裂。即使她看起来一如往日,平淡自若, 但内心是孤郁的。深宫之内,比不得家中,人人都在算计, 纵使不屑, 也躲不开。 劳心劳神, 便心力憔悴。 淑妃未出阁时便是京都人人称赞的才女, 出身清流,可这些都不能帮助她得到昌平帝青眼。 细数淑妃这前半生,所爱之人是冷心冷清一君主,无儿无女, 算得上是毫无牵挂。家人疏离,姊妹不见。再也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了无生趣的了。 段嫣曾向淑妃提议过,趁着战乱, 将封老将军从赵国接出来。 纸鸢尚且有根线牵引着, 人有个牵挂, 也好过孤零零飘着。 自身世之谜人人皆知后,陈氏家主同淑妃这对父女之间的感情便淡了下来,从表面上看来,近乎是断绝了父女关系。 而当年陈氏家主为淑妃打掩护, 竭力瞒住她同封老将军的关系,从这能看出陈氏家主并不是全然弃淑妃于不顾。他无声护着淑妃,但这两人终究是做不成普通温慈的父女。 封老将军或许能让淑妃好受些,有个念想总比没有的好。 可淑妃刚有动作,封老将军便不见了。不管她怎么找,封老将军在赵国的踪迹都百寻不得。 听闻消息后,段嫣也派人去赵国,却依旧没有消息。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像淑妃这样钟灵毓秀心思剔透的女子,她不会折磨自己。却也因为太过聪明,看透了太多东西,没有继续活下去的想法。 思及此,段嫣垂下眼,素手拨弄了下桌案上的摆件。 “她那人怪没意思的。”张贵妃说着嫌弃的话,下一秒又皱起了眉,“你若见着她,替我骂几句也好。整日做那恹恹模样,我瞧着便烦。” 她同淑妃算是老冤家了。 淑妃说往东,她便一定要往西,反着来是拿手好戏。而淑妃遇见张贵妃,也是一改往日性子,说话清清淡淡的人连声笑都带上嘲讽意味。这两人你来我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多年“好友”了。 见了淑妃如今这模样,不说心疼惋惜这些,心中感慨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