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人_第8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页 (第1/2页)

    这段插曲完美地嵌入了犹太人存在的界线中,他们已经预感到了即将来临的大屠杀(正如二战期间,犹太隔离区的居民几乎总能提前预知德国人将要采取的行动[Aktion])。犹太人认为,在这种情形下,政府应该安抚所有的世俗和宗教部门,并借助它们的力量阻止危险的临近,这些应该都是理所当然的。犹太人一直以来都在缴纳一笔额外的税款,就是为了能在这种时刻得到保护。而且,几个世纪以来,克希拉(kehillas,即犹太社团)也一直为了同样的目的而存有一些特殊基金。8

    二战爆发之前,耶德瓦布内一直是一座安静的镇子,那里的犹太人和波兰其他地方的犹太人几乎没有区别。非要说区别的话,可能就是他们过得比其他犹太人更好。无论是国家的分裂,还是旷日持久的冲突,都没有影响到这个犹太共同体。耶德瓦布内住着一些哈西典[3],而这个犹太社区中的成员都认可,他们的精神领袖是虔诚的、受人尊敬的拉比阿维格多比阿洛斯托茨基。战争开始前几年,一位新的教区神父马里安舒莫瓦斯基(Marian Szumowski)被委派到这个小镇,他支持民族主义党派(nationalist party)。但直到那时,比阿洛斯托茨基拉比和耶德瓦布内的天主教神父都相安无事,相处和睦。9此外,当地的警察局局长也恰巧是一位得体又正直之人,他维持着这个小镇的秩序,不遗余力地追捕闹事者,不论那些人的政治面貌和种族背景是什么,都一视同仁。而在此之后,战争爆发了。

    * * *

    注释

    1.城镇特许状,一种确认市政机关;如市或镇;成立的文件。这个概念源自中世纪的欧洲。

    2.授业座(Yeshiva),一种犹太教育机构,主要教授传统的宗教经文《塔木德》和《摩西五经》(《圣经》中的首五卷)。

    3.哈西典(Chasids),犹太教的虔敬派信徒。

    苏联占据时期(19391941)

    1939年8月23日,第三帝国的外交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Joachim von Ribbentrop)与苏联外交部长瓦切斯拉夫莫洛托夫(Vyacheslav Molotov)在莫斯科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份条约史称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协议,虽然实质上是希特勒和斯大林之间的契约。这份条约是希特勒的二战之旅的起点,签订了它,希特勒就能毫无顾忌地军事入侵波兰,不必担心位处东方的苏联会成为抵御德方侵略的第二前线。

    在这份条约的秘密协议中,两个独裁者瓜分了苏德两国之间的土地。如果波兰领土发生土地和政治变动,秘密协议的第二条这样写道,苏德双方的利益范围以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立陶宛北部边界、波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