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8页 (第1/2页)
景昭帝坐于中央,垂眸在诸皇子身上略过,在看到殷承安时停顿一下,随之捕捉痕迹移开。 除了顾南和殷承安,没人注意到。 殷承安眼眸暗了暗,面上依旧还是从前低眉敛目的模样,从容的气度也被刻意收起,被懦弱阴郁掩盖。 一炷香后,殷胥出了考题,顾南抬眼一看,是《历世书》中的一段。 《历世书》分上中下三卷,第一卷写德治,第二卷写人治,第三卷写国治,其言灼灼,示意明远,是为当世大家所推崇。 只是顾南却难免揣摩景昭帝的用意。 因为这《历世书》,乃是无双谷先祖所作。 顾南身为无双谷弟子,对其中道理自是通悟,殷承安为顾南辅佐,受其影响,对《历世书》的了解只怕比当代许多大儒还要深几分。 题目一出,大皇子殷承祈起身一拜,从德治篇至国治篇,侃侃而谈。 景昭帝这些个儿子,每一个都不是平庸之辈,顾南听着殷承祈的话,虽不算全面,但也能从中听出几分道理,显然在读书上是下了功夫的。 殷胥对大儿子也还算满意,之后二皇子三皇子都站起来说了一些,措辞也算精妙。 四皇子向来逍遥,只好游历杂志不喜策论,站起来落落大风承认:“几位皇兄说的极好,我便不露拙了。” 殷胥知道他的性子,无奈笑笑:“坐下吧。” 视线便落在了殷承安的身上。 室内一时间寂静无声,殷承安不动声色看向顾南,后者沉吟片刻,隐晦对他摇了摇头。 殷承安眸子暗了暗,起身站起行礼后开口,说到一半,其余几位皇子身后的太傅便已经忍不住摇起头来。 不是他说的不对,而是他说的大多是在复述旁人的话。 除了四皇子,其余皇子脸上也隐隐露出不屑。 殷胥听着殷承安说完,脸上没什么异样的表情,挥手让他坐下了。 正午时分出了御书房回太极殿,一路上殷承安不曾开口。 顾南知道他的想法,三年受尽苦楚,难免想着表现自己获得些尊重,可如今明明有见解却不能说,落得他们嘲笑,心里自然不好受。 少年心气最是高。 殷承修半个时辰前便在太极殿外等着,遥遥看见太傅和兄长的身影,笑着跑过去:“哥哥,今日考试如何?” 殷承安沉默不语,小皇子也不傻,小心翼翼看看兄长和太傅,伸手勾住了自家哥哥的手。 小孩儿的手掌柔软娇嫩,殷承安心情稍好了一些,脸色却还是黑的。 顾南看着他的背影叹气。 小孩儿傲娇了怎么哄,真是愁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