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7节 (第2/2页)
许妈和许爸先抱着孩子回到病房,许秧和许澈就在产房外等着刘莹。 许澈拿着手机发语音, 告诉亲朋好友这个喜讯。 许秧看了眼,发现他发了几个红包, 霎时,群里就热闹起来,红包满天飞。 刘莹回到病房, 第一时间就是要看孩子。 “妈, 宝宝饿了吗?什么时候喂奶?”当母亲的感觉真的不一样。 “等会我问问医生怎么说, 不急。”许妈觉得以前的方法不一定科学, 还是医生比较权威。 许妈出了病房, 许秧就问:“嫂子有什么想吃的吗?” “我还不是很饿。”刘莹摇头,这两天她都吃的不少, 就怕没力气生孩子。 不一会,许妈就进来了:“医生说还不用急着喂奶,可以拿棉签蘸温水涂宝宝的嘴唇。” “妈, 得给侄子取个小名吧,还是说就叫宝宝?”许秧比较关注这个。 说到取名字,一家子都有些茫然,他们都忘了要提前把名字准备好。 许澈挠挠额头:“要不我去买一本字典?” 刘莹侧头看了躺在一旁的儿子,低声说:“小名叫文文怎样, 文化的文。” “文文好。”许澈咧着嘴说。 “文文这名字会不会太秀气了?”许妈微微皱眉。 “秧秧觉得呢?”刘莹看向许秧,她在家里有话语权。 “小名倒是没什么,好记就行,主要是大名。”许秧倒觉得只要寓意是好的,叫什么小名都行。 “我问过医生了,我们只要半个月内把名字取好,再来医院办出生证就行了。”许妈得意地说,她刚才去问医生,听到医生跟别人的病人说,就把这事记下了。 “那行,就这半个月想个好名字。”许爸乐呵呵的,掏出手机准备跟青田村那边的报喜。 许妈则安排今晚的事,她和许澈留下,许爸和许秧回去休息,明天再过来。 特别是许爸,店里的一些事他还没办法完全放手。 许秧回到家里,看了下冰箱里的东西,许妈这两天还是屯了不少的食材。 不过刘莹刚生产完,不能吃大补的,许秧准备熬小米粥,再配两碟小菜。 此外熬骨头汤煮龙须面当点心。 不过这龙须面并不是买的那种国家干面,许秧打算亲手做,明天去医院的时候再带个小电炉,煮点东西还是简单的事。 许秧取了两段骨头浸泡清洗,然后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配料,大火烧开,小火熬煮。 一直熬得汤奶白奶白的,骨头都酥了就成了。 许秧擦干净手,拿出手机,挑选今天拍的照片。 她精心挑选了三张,发到了朋友圈:“小朋友,欢迎你的到来。” 不一会,这条朋友圈下就多了许多点赞和评论。 许秧刷着评论,心情非常好,要不是最近很忙,她都想做些吃的放围脖抽奖了。 这时,许胜发了信息过来,“秧秧,恭喜当姑姑了。” “胜哥好,你最近很忙啊!”最近许胜的朋友圈可没少发村里的景色。 春天来临,青田村海拔高,雾气大,白色的水雾在山间游荡,找好角度拍照,恍如仙境。 而山上新抽出的嫩叶非常鲜嫩,黄绿、嫩绿、浅绿,与原来各种层次的绿糅杂成一副美丽诱人的风景画。 不过许胜更多拍的还是田里的景象,育秧、育苗,遍箩筐、围篱笆等。 他为此在围脖开了个号,粉丝还不少。 “嘿嘿,还行,还行。”许胜说着,“看到阿澈当爸爸了,我再次被催婚,好不凄惨。” 许秧发了个掩嘴偷笑的表情,“我也等着喝你的喜酒呢。” “别提了。”许胜有些头疼,“秧秧,我过了清明就回桂城待几个月,你瞅着你家方便吗?” “方便,怎么会不方便?不过你要待多久?” “还没想好,估计两三个月吧。”其实许胜也不确定。 “那是要再做点小生意,还是说做点别的?” “我还联系了朋友,要去看看一些果树品种,如果合适,就马上买一批回去种。” 青田村的东西受欢迎,微信群里天天都有人在问土鸡、土鸡蛋,他打算把果园弄出来,在靠近村子的山上散养鸡。 “这是好事,我就等着吃水果了。”许秧想到去年青田村的桃子,不由期待起来。 “你回村里,让你吃到撑。”许胜笑嘻嘻地说,“这样吧,我跟阿澈视频下,看下小宝宝,回聊。” “回聊。”老家发展得越来越好,那是好事。 周六早上,许秧早早就爬起来准备早餐,明亮的灯光下,早上的砂锅里冒着热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