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升官手札_【6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5】 (第2/3页)

不亦乐乎。

    待谢行孝几包糯米糖发完,院子里到处都是嬉笑打闹的孩童,个个兜里都塞满了糖果,小嘴巴吃的甜津津的。

    前来庆贺的大人们则是由谢长义招待,谢行俭笑着给每人添了一盏茶,又进里间端出一盘切好的水果出来。

    十月间,秋风瑟瑟,雁平县靠近山区,应季的水果除了山柿子,很难再有好的水果。

    谢行俭端出的这盘果子,还是他爹上回从府城回家,顺路从胡商那里淘来的。

    有黄澄澄的小金桔,有汁水盈盈的康梨,还有少许甜枣和软柿子。

    吃完一回茶,谢长义见厨房里还有的忙活,便领着大伙绕着宅院参观起来。

    宅院大体还是按照原来的走势修的,东边是主厢房,一排三间,左右两侧房屋小点,胜在有四间小屋,西边只开了两间房,留着一块白墙打通连着后院。

    这些房屋的墙面都重新粉饰了一遍,眼下看来和新建的屋子没甚区别。

    因中间院落面积够大,谢行俭便将他在县学看到的游廊和他爹说了一嘴。

    游廊修宽点,到时候可以将四面屋子连起来,遇上下雨下雪的天气还可以避避,省的一到雨雪天就湿鞋。

    修游廊当然是便利事,只不过谢长义考虑到钱财的缘故,便去和工匠们商量,问修条游廊大概需要多少银子。

    工匠见谢长义打算围游廊,当即惊讶笑道,“游廊有大有小,若只是想避避雨,修起来要不了多少银子,只不过你家通往后院的那块地,因凿空了一面墙,所以要想建游廊,那一块得花钱抬两根石柱过来。”

    “两根石柱要多少银子?”谢行俭问。

    “一根五六吊银子。”

    这栋宅院谢家人应该会久住,为了以后住起来舒服,谢长义咬咬牙,买了两根大理石柱子回来,让工匠们建了游廊。

    “谢大哥这屋子要得!”邻居夸赞道,“我数了数,光前院空屋子就有十来间,院子也大,以后再种两棵桂花树啥的,满院飘香,惬意的很。”

    “确实不错,围墙打的又高又结实。”说话的人摸了摸游廊柱子,惊讶道,“谢大哥也是豪气人,竟舍得买这般好的石头柱子撑游廊,这柱子我瞧着没个百来年是不会倒。”

    谢长义笑的颇为骄傲,“一家子人住,可不得好好捯饬,花点钱不算什么,最主要的是住的舒服。”

    来人皆是笑着点头。

    几人相谈正欢,这时候谢行俭走过来喊谢长义开席。

    谢长义忙笑着招呼众人上桌吃饭。

    正屋里,摆了三桌椅子。

    待人坐齐后,王氏才开始上菜。

    菜色都是按照雁平县暖居的样式安排的,一共八碗,六荤两素,一个不能少。

    上菜的顺序也有讲究,要吃一碗上一碗,第一碗上的是红烧猪rou贴粉。

    王氏烧的红烧rou颜色正,rou香汁鲜,沿着锅边贴着的红薯粉浸透了猪油水,吸溜一口满□□香。

    待桌上红烧rou动了筷,紧接着上第二道菜,第二道菜上的是红烧鱼,鱼身不可切断,整条鱼摆放在盘子里,鱼头朝向主人家,寓意‘年年有余’。

    这一盘鱼比较特殊,客人们只能看不能吃,红烧鱼要摆在谢家餐桌上三顿,最后只有谢家人才可以伸筷食用。

    就这样一碗一碗的上菜,八大碗上桌后,谢长义和谢行孝一人拿一壶酒,依次敬酒。

    谢行俭尚未弱冠娶妻,且又是年轻读书人,便免了他敬酒。

    谢行俭巴不得如此,主要是他爹买的酒水入喉实在太辣,若没有好酒量,最多三杯倒。

    桌上菜色上齐,所有来恭喜的人都端起酒杯,谢家人来者不拒,举杯一桌一桌的转着劝酒。

    一顿午饭吃了将近一个时辰,散席时,谢长义和谢行孝喝的有点多,站都站不稳。

    醉酒百态,好些人喝大了吐的到处都是,好在今个是喜事,谢家人也不恼,之后还是由谢行俭小心的将醉酒的人送回家。

    回到家后,他跟他娘将他爹还有他哥扶进房间睡下。

    他爹跟大哥的酒品还算可以,虽喝的脸庞红扑扑的,但不耍酒疯,吐了一回后,就蒙头打着呼噜睡下了。

    院子里一片狼藉,地上满是丢弃的糖纸、果皮,除此之外,还有东一堆西一堆恶心的呕吐物。

    谢行俭走出房间时,莲姐儿已经拿着扫帚在收拾,谢行俭闲的无聊,便找来簸箕帮莲姐儿倒垃圾。

    扫好院子,谢行俭这才拎着书箱和书篮进入他的房间。

    他的房间在东厢房侧面,空间比林水村老宅要大很多,窗户开了两扇,一推开,正对着院子,阳光斜斜洒进来,通透明亮。

    他放在林水村的书柜早被他爹搬了进来,上面一摞摞手抄书码的整整齐齐。

    谢行俭将近几个月抄的新书按分类在书柜上排好,徐大人推荐给他的书单书籍尤为重要,他便找了个樟木箱子,专门安置这些珍贵书籍。

    放好这类书籍,谢行俭开始着手清风书肆这个月的话本润笔。

    秋收后县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