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5】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第2/4页)
度低,根本不用担心其死亡发臭,只需将鱼虾放置在雪堆里搁着就行,想吃了就敲一块结冰的雪块拿回屋里解冻,待雪水溶化后,鱼虾还吊着一口气活蹦乱跳呢。 令谢行俭最为惊讶的是,上辈子被捧为海中珍宝的海参鱼翅,在这里只比一般的rou类贵一两倍而已。 京城每天运来的海产品丰富,一点儿也不愁吃,因此谢行俭便隔三差五的叫王多麦称一两斤稀有的海产品回来打牙祭。 这不,三十年夜饭,王多麦就做了三盘海荤。 一盘柔软香滑的葱爆海参,葱段香浓,海参放进去爆炒收汁后,吃起来满嘴飘香。 谢行俭虽被刚才那道圣旨搅的心情不虞,但今天终究是一年喜庆的日子,他不好摆脸色让魏氏兄弟和表哥难堪,因此上了桌后,他收拾收拾心情,绝口不提两府的惨事。 “表哥这道葱烧海参绝佳!”谢行俭笑的竖起大拇指,“我听说海参烧不好,吃起来味苦且海参rou质紧缩,寡淡至极,表哥做的却相当到位,汤汁浓稠,参rou滑腻清鲜,闻不到一丁点的腥味。” “好吃就多吃点,嘿嘿。”王多麦笑,“我在里头放了点糖水炖煨,原以为你会吃不惯。” 谢行俭笑,“我其实不忌口的,甜味的菜也能吃两口,只不过觉得有些菜明明就该放盐,然而做菜的人非要放糖,那样式的菜我才下不去嘴,这葱烧海参放点糖提味,倒也没什么。” 魏席时嚼了几口,笑道,“果真怪哉,这海里的东西就是比河里的咸鲜,也不枉咱们几个来京城一趟,还要感谢多麦兄弟掌勺,瞧瞧这一桌子的饭菜,地上跑的有猪rou,天上飞的有枸杞鸽子汤,最妙的是海里游的,这些尽是我以往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吃食。” “大海无边无际,波澜壮阔,盛产的吃食岂止咱们桌上这些。”谢行俭笑道。 “果真?”魏席坤眼珠子都瞪大了,“海比淮安城的钩觅渠还要大吗?” 谢行俭点头,“海平线绵延数千里,海面更是一望无垠,钩觅渠根本就不能拿来与之相比较,两者天壤之别,差的十万八千里呢。” 王多麦嚼着芝麻圆子,咽下后好奇的问,“表弟对海怎么这么熟悉,我怎不知你去看过海?” 魏氏兄弟眨巴着眼睛,同样好奇。 谢行俭吃海参的动作一滞,慌忙摆手,“没,我哪有机会去海上一看,不过是平日在书上看来的,书,书上有写……” 好险,他竟然逞一时兴奋,差点将上辈子的观海一事说了出来。 “还是读书好,”王多麦没留意谢行俭心虚的笑容,感慨道,“即便没真正的亲眼看过,却也能从书本上摸索,不像我,只能从你们口中才能得知这世上的奇观。” 魏席坤挑眉,“王家兄弟可别这般说,其实不然,你瞧,我跟小叔同为读书人,可我就不知道海有多深,但小叔就知道,这说明什么,说明读了书并不一定就能知天下事。” “只有善于读书的人,才能学的多,就像小叔这样,喜欢猎奇市面上不常见的书籍,才能学识渊博,我就不行,除了官家定的科考书,其余散书,一拿到手,就犯困。” “我也是!”魏席时不好意思好的笑笑,“读书人啊,理当跟行俭学,什么书都要吃的下去,不能一味的只看科考书,久了人显得狭隘。” 谢行俭被三人轮番夸的脸红耳赤,但他倒也没扭捏,指着桌上吃了大半的海参笑,“海参有古今八珍之称,京城这几天买的人多,表哥好不容易才购得一盘,你们多吃点,海参其性温补,足敌人参,多吃些有好处。” 一听能与价值千金的人参相比,三人不淡定了,很快一盘海参就被一扫而光。 这顿年夜饭虽只他们四个小伙子吃,但吃的也算尽兴,饭毕后,王多麦将桌上仅存的未动过筷子的鲤鱼收好。 这条鱼有讲究,大年三十晚上做好端上桌后只是个摆设,家里人都不会去夹鱼rou吃,得等到初五迎财神的时候,才可下筷。 * 桌上的饭碗撤去后,四人围坐在火炉旁吃瓜子聊天守夜。 外面鞭炮声此起彼伏,不时响起的噼里啪啦声将新年的欢乐气氛推向高潮。 外面雪花纷飞,屋内却温暖如春。 四人皆是苦笑求学艰辛,想着他们如今不过是秀才身,就远离爹娘孤身在外求学,实在可怜,见魏氏兄弟思乡愁眉不展,谢行俭忙转移话题。 “眼下宗亲王预谋造反一事已经落下帷幕,听说三司会审纠察出好些朝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