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清欢_大宋清欢 第13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宋清欢 第136节 (第3/3页)

戚哭哭啼啼的,还‘相见欢’,娘来,哪里听得出半个欢字。还是这位大官人的词好,煎炸烩,醪糟醉,听着就教人欢天喜地想伸出筷子去。”

    锦衣青年出身富裕商户,从小衣食无忧,家中还请了先生教习诗词文章。奈何他性子粗豪又带了几分谐谑,每每听先生声情并茂地念什么“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或者“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就觉得不耐烦,纵然将词背得再熟,也无甚好感。

    恰又因他喜欢吃,尤好水族有壳者,故而今日呼朋唤友来逛“浮屋美食夜市”一见到此处气势恢宏的红虾灯,就被吸引了过来。

    再闻得门口这位仪表堂堂、风姿儒雅的中年文士即兴填的词,那句“葱花衬了虾红”当真如一句开口脆,结结实实俘获了一颗吃货的心。

    蔡荧文闹市遇知己,爽朗笑道:“多谢这位小郎君评词。有道是,人间四大美味,曰江鱼,曰湖蟹,曰海贝,曰河虾。在下的内子与甥女,机缘巧合遇到这鳌虾虾苗,得开封县襄助拨田,甥女心善,又雇了北来的农人精心牧饲,如今正是虾身肥壮之际。小郎君和诸位公子,进店尝尝可好?”

    蔡荧文话音未落,姚欢那同父异母的弟弟,七岁的姚汝舟,已然端着一盘让客人试吃的签子,满脸天真地举到锦衣青年面前道:“官人请尝尝我阿姊做的果味鳌虾球。”

    灯烛下,众人但见那小巧的竹签子上,只一颗红彤彤的果球,浑然看不出虾的形状。

    锦衣青年好奇地执起来咬了一口,品咂品咂,面露赞色道:“好俊的滋味。这外头,是林檎果rou泥?里头裹的,便是贵店的鳌虾丸子么?”

    小汝舟稚声嫩气道:“官人再品品,果子却不是普通滋味,凉滑,还有酒香对不?虾茸亦不是普通滋味,可是混了鸭肝的香?这只是小店的鳌虾会席套餐中的头一道,官人与朋友们若要吃整一套,里头请。”

    锦衣青年不缺银钱,来赶今岁“浮屋食肆”的场子,要的就是新鲜有趣。

    他不再犹疑,招呼着一同跟来的四五个伴当,兴高采烈地拾级而上,进到灯火通明的浮屋中去。

    苏颂见这一家子,蔡荧文堂堂太学学正,说是门前题词,其实也是为了招来客人,小汝舟一个黄发小儿,还未到河边短垣高,侃侃而谈看家菜肴竟也能一个格楞都不打。

    他两个,大人不觉得失了颜面,孩童不觉得揽客辛苦,当真是齐心协力地帮着亲人做买卖。

    苏颂这一生,头脑精明,性子却是向着淳朴洒脱那一卦的,对姚欢姐弟和姨父姨母这户人家,越来越喜欢,遂笑呵呵地上前与蔡荧文打招呼。

    蔡荧文官阶不低,恰是得了沈馥之和姚欢的指令,要迎迓老相爷,即刻率了一众太学学子,众星拱月般簇拥着苏颂进场。

    蔡荧文还不忘高喊一声“中太一宫使苏公到”

    拜他这副鹤鸣九皋、声闻于天的好嗓子所赐,莫说档口前如过江之鲫的赶集人群,便是相隔数十步的其他浮屋门边的伙计们,也是听得清清楚楚。    ……

    此番,姚欢与姨母沈馥之商量,在浮屋嘉年华上推出小龙虾,要一炮打响,还须雅俗共赏,不能走排挡美食的老路。

    她又考虑到王犁刀首批运来的小龙虾,个头再大,毕竟连着须壳不到三百斤,大锅大锅排挡式的供应也撑不得几日。况且小龙虾本身不是“虾”彩灯糊得好看,实物却是更像大号版的甲虫蟋蟀,若乍然全须全尾地与开封市民见面,可莫因貌丑而吓退些人。

    姚欢遂决定,舍弃单一的整虾蒸煮的方法,尽量将虾rou拆出来,与旁的食材融合。

    “俗”路子的小龙虾美食,她姨甥俩用到了东京最著名的酱料——西瓜黄豆酱。

    京畿一带,盛产西瓜。而豆酱又是人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调料。

    于是,有好吃又善做的人,发明了用西瓜瓤腌渍黄豆的奇门妙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