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5,蜡丸 (第4/5页)
,你管理家中杂事,也很累,你就不要在门外守着了,回去歇一歇。” “老奴还要去打点一下各府送来道贺的贺礼,郡主有事让青柠姑娘去唤老奴。” 说着,微微躬身,就退了出去。 阿琅把老郡王给的那几封信又拿了出来,放在桌上,准备一封封的看过来。 她也想要了解一下父亲,那样风华无双的人,到底是怎样的。 屋子里书架很多,按理说靖安侯算是个武将,倒没想到书架上出去兵书,杂书也很多。 她将杂乱处重新归类,立在房中环首四顾,偌大一间书房,除去满书架的六韬三略,唯一可以称得上消遣之物的。 竟然是挂在墙上的一把胡琴了。 想来应该是时时擦拭,琴身并没有积灰。 阿琅拨了拨弦,泠然音调从指尖泻出,她听着这曲乐,想起那个自诩和顾衡是好友的书生,觉得有些膈应。 她抱着琴又走回书案,将琴放在一边,摊开老郡王给的那些信,一一展开。 果然,和老郡王说的那样,父亲对于母亲有孕,当真是欣喜至极,对此展开了许多的想象。 他甚至做了许多的木玩具,就等着妻子诞下娇儿,予她玩耍。 不知男孩还是女孩,他不仅仅做了男儿喜欢的刀枪剑戟,也做了一些女孩才会喜欢的。 字里行间,阿琅能够想象,当时那样一个英武的男子,小心翼翼地雕刻着玩具,该是何等的画面。 阿琅忍不住抬头,使命的眨巴着眼睛,不让那些晶莹滚落。 好半晌,她继续往下拆,上头写着, “自军中一别……” 出宫时已经是华灯初上,回到侯府,花了些功夫,这会已经是更深夜阑,书房里分外安静,她堪堪读了一行,外头忽然传来一声尖利的叫声。 阿琅捏着信,寒毛一竖,将信放回之前的匣子,再放回暗格。 起身时,手不知怎么,扫到刚刚放置在桌案上的胡琴,胡琴‘砰’的一声掉落在地上。 琴声先掉落在地上,发出的声音很沉闷,裂开。 阿琅见状,心头懊恼,早知刚刚就不该将东西取下来,若是还挂在墙上无论如何都不会摔坏了。 心头更是对靖安侯夫妇感到抱歉,能挂在书案时时看到的地方,那想必很是喜欢的。 现下竟把东西给摔坏了…… 她弯腰欲将胡琴捡起来,手才刚碰到琴弦,就发现摔裂的地方,竟有些不同寻常。 阿琅诧异到极点,蹲身,那东西竟然是从摔裂的地方掉落出来的。 一个小小的蜡丸包裹着。 外头那尖利的叫声又传来一声,阿琅将胡琴放在书案上,蜡丸也没捏碎,而是扔到边上一个放置画轴鸡毛掸子之类的大花瓶里。 随后快步走到门前,贴着门低低唤了声, “青柠?” 无人应答。 阿琅立刻警觉起来,她摸了摸腰间的软剑,小心翼翼推开门。 三月的天,夜晚还是冰凉一片,天地一片孤冷,月亮伶仃地挂在天空,昏惨惨的月光落在庭院里。 阿琅站在廊下凝神听了挺,隐约可听见刀剑和甲片相撞的声音。 是有贼人前来侵扰? 青柠在何处? 刚刚她离开时没有半点动静。 她低声唤,“青柠?” 依旧无人响应。 阿琅觉得奇怪,没有她的吩咐,青柠向来是不会离她太远的。 更不会悄无声息的离开去做别的事情。 怎么都会禀报一声。 院中四处无人,她快步沿着游廊往外走,无论外头发生了何事,尽快回到内院才是上策。 她才刚从书房出来,前方的小路上,突然无声无息冒出十来道人影。 阿琅悚然而惊,回头看,才发现屋顶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群蒙面人。 每人手中握着一把刀,刀锋在月光下如同雪蓝一般刺目。 只见他们见着阿琅,齐齐从房梁上跳下,朝阿琅追过来。 落地时,轻盈无声。 怪不得! 怪不得青柠被悄无声息地调开。 怪不得以她的感官,竟是一点都没察觉到。 这些人的轻功登峰造极。 阿琅没有迎面而上,与这些人对敌,而是转身拔腿就跑,一边跑,一边惊叫: “青柠,张伯……王嬷嬷……” 她叫了好几个名字,都是当年跟着靖安侯夫妇在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