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8,醒来 (第2/5页)
当年靖安侯之死,幕后黑手没查到,难道说…… 想到这里,萧珩的眼睛忽然睁开,顿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是了,就是和靖安侯之死有关! 靖安侯身上必然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他的目光再次聚集在胡琴上。 什么秘密? 萧珩深吸一口气,扬声让人备马,他需要进宫一趟! 当年的事,陛下最清楚。 皇帝向来性情和善,在起事前,只想在封地做一个安稳度日的王爷。 哪怕后来被推举着坐上龙椅,依然不改本性。 在凤仪宫时,多数是和颜悦色,有时对上皇后,又是无奈莞尔。 因为他睿智过人,就算有三分的机算也是基本够收拾朝政了。 遇上重大国事,再添加几分计谋就是了。 然而此时,皇帝周身散发着难以消散的戾气,浓眉紧锁,面色沉黑,眼中怒意难化。 就算是整个朝廷官员一同投敌叛国外家皇后娘娘给他绿帽子也不过如此。 “陛下,如今上京的城门已经关闭了七八日,百姓们已经无法正常生活,不若……” 户部尚书站起来,拱手同皇帝禀报如今上上京,因为城门紧闭,民生都受到了影响。 “陛下,御林军,各大衙门的衙役如今到处搜查,就算陛下严令不可以扰民,可到底百姓人家,哪里见过许多的大世面……” “这会城内到处人心惶惶……” 只差和皇帝明说了,将人手撤回来吧! 这日子过不下去啦。 皇帝默不作声。 燕王起身,道, “各位,这也不过是暂时的,等到靖安侯府的命案有了转机,不论城门还是人手,都会恢复往常。” “再说,天子脚下,都敢如此做横,若是不查清楚,难道让在座的各位成为下一个受害者吗?” 户部尚书一滞,京都上下,人人自危,不仅仅是御林军在各处搜查,还是因为这暗处见不到的黑手,万一发疯发起来,找其他人下手可怎么办? 就算他敢说自己不怕死,那也不敢说家族其他人不怕死啊。 “陛下,臣知道您念着靖安侯的护驾之恩,可是,京都继续这样乱下去,接下来,说不定会有民乱啊。” “这些日子,百姓们已经是怨声载道,可不能刚刚稳定下来的国朝,又发生突变啊……” 有臣子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声哭诉起来。 有其他的大臣见此,立刻跟着一起,跪在地上,嘤嘤哭泣起来。 大有皇帝不撤回人手,他们就不停下来的势头。 “陛下啊,这可是昏君才会做的啊,一个靖安侯府,不足以用整个上上京百姓,整个大周安危来做陪葬啊。” “你们说够了没有?”一声高亢呵斥响起,众人连忙扭头去看,竟然是前些日子露过一面的清河老郡王萧溢。 只见他穿着广袖道袍,头上戴着莲花观,手中拿着拂尘,从殿外进来,走动间,衣袂翻飞,飘飘欲仙。 只见萧溢面罩寒霜,冰棱般的目光一一扫过众臣, “在殿外,就听到你们翻来覆去就是那些话,就不能想点新鲜的?” “身为臣工,不应该去思虑靖安侯府为何会碰到这样的事,这里头到底有什么蹊跷。” “你们这哪里是为百姓抱屈啊,分明是为自己吧!” “说说,你们家中多少的铺子田庄受到了打击?还是说你们谁家的子弟在花楼里被抓了个现行?” “真是朝廷和百姓养着你们这些人,到底有何用?” 萧溢的一番话,让众臣一时间齐齐噤声。 这些日子,御林军,各处的衙差,以及王府的侍卫都被散出去满上京地找。 不仅仅查那些高门大户,平头百姓的家,就是上京里的暗门子,各花楼那都是翻了个底朝天,让人叫苦不迭。 该找到的没找到,可留宿花楼的纨绔子弟,官员倒是找到几个,里头甚至还有御史台的言官…… 皇帝本就怒火冲天,见状,更是怒不可遏,命人将御史各大三十大板,革职流放。 不仅如此,那些尼姑道观,大大小小的寺庙,同样也被翻查了个遍。 假道姑僧尼,找出了大把。 至于那些什么谁家的男丁养的外室之类的,更是数不胜数…… 多少人维持着的清高面孔,被丢到了地上摩擦。 有的人甚至觉得,那洗了靖安侯府的幕后之人,根本不用再次出手,就这样,都不知道多少家族要岌岌可危。 现在,萧溢把众人面上的遮羞布一把给扯了下来,谁,还敢说话? 皇帝微微转头,原本黑成木炭的脸,勉强露出一个笑脸。 “你不是才回去没多久?怎又下山了?” 萧溢当日下山,是被请来去说服罪臣,前忠勤伯秦非凡的。 那天晚上,萧溢见过秦非凡后,同皇帝一起喝喝酒,聊聊天,难免说起从前的日子。 回忆起从前的人,这其中自然就有已故的靖安侯。 一边说,一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