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种田文里的恶婆娘_穿成种田文里的恶婆娘 第3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种田文里的恶婆娘 第37节 (第1/3页)

    所以苗家沟的人这个年肚子里不缺油水,终于捡起了华夏的优良传统,相互谦让。

    看着这一幕,文姜心里很欣慰。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不过她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宣布。

    “承蒙各位乡亲的关照,我苗家的作坊才能越办越红火。今天我在这里宣布,我准备在村里盖一间学堂,所有苗家沟的孩子们,无论男女,无论年龄都可以免费来入读,不用掏一分的束脩。”文姜站在村子中间祭司祖先的台子上高声说道。

    其实她本来想把这个事交给苗老爹或者村长的,不过二人拒绝了她,让她自己来做。纵使文姜喜欢低调做人,但是为了作坊的百年大业,也不得不赶鸭子上架。

    她的作坊要想走的长远,必须培养一批有文化有能力的管理层。这些人要认识字会算术。

    这样的人从哪里来呢?从外面找的话,她不放心。毕竟古代没有专利权,她的制作工艺怕被不知根底的人偷学了去。

    倒不是文姜小气,这本来就是她从现代学来的方子,她不可能只想赚尽天下的脂粉钱,不让别人分一杯羹。

    这不现实。

    可是如果她辛辛苦苦做开发,还没收回投入的本金就被人盗去了方子,她会气死的。

    所以人才还是自己培养的好,也不用多么有文化,认识常见字,学会算术,有个两三年也就够了。

    她想尽可能的多多培养人才,将来除了最后一道关键工艺,把作坊都交给底下的人管理,她也可以做个甩手掌柜的,享享清福。

    当然在村里办一间学堂,也有助于提升她的威望,将来要在村里做点什么也方便些。

    所以从哪个方面来讲,她这学堂都是非办不可。

    文姜刚在台上宣布完这个消息,底下便很快沸腾了起来。

    真的吗?他们苗家沟也要有学堂了?他们苗家沟的孩子也能认字读书了。

    “孩子他爹,你快掐我一把,我是不是在做梦。”一位恍恍惚惚的妇人拽着自己的男人说道。她觉得自己一定是在做梦,那可不可以多做会儿。

    “是真的,是真的,你没在做梦。等学堂盖好,我就把咱家二牛送进去。以后咱家二牛也是读书人了。”

    村民们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不少人激动的满脸通红。如果文姜不是女子,这时候说不定他们要上前把她举高高了。

    不怪苗家沟的百姓这么激动,实在是古代士农工商的思想已经深入每个人的内心。

    李奉文一个童生,还没进入科举门槛的人,都可以被叫做李大老爷,在李家村作威作福。

    半年前他们苗家沟的人还在为了填饱肚子拼劲全力,这时候村里竟然要有间学堂了。

    即便是没有任何头衔的读书人,走到哪里都被人高看一眼。

    这让他们怎么能不激动。

    接下来的事情便交给苗大哥了,文姜趁着大家欢呼的功夫赶快溜走了。她还是想做个安静的大佬,以后这种出风头的事情还是交给别人去做吧。

    苗大哥按照事先跟文姜商量好的,宣布了学堂的开建时间,并提出给来建学堂的工人们每天三十文的工钱。

    村里人拒绝了他的提议。

    “大郎,你这是埋汰我们呢。你们苗家出钱给大家伙建学堂,还负担了夫子的束脩。我们也就是出把子力气罢了,哪里来的脸要工钱。你们大家伙说是不是。”村里一位有些威望的老人说道。

    其他人纷纷应和,都表示不要工钱。就算那些有私心想拿那工钱的,这时候也不敢吱声了。这些人也知道如果他们这么不懂事,以后甭想在村里混了。

    村里人不要工钱也在文姜的意料之中,苗大哥接着说道,

    “大家不要工钱就算了,不过这一天三顿饭我们苗家包了,这可不能再推脱了。”

    村里人都应了下来。

    苗家村长给大家分了工,有负责上山砍木料的,有负责上山砸石料的。当然作坊里的工人还是该干嘛干嘛去,盖学堂的事用不着他们。苗家沟将近两千来人呢。

    都说人多力量大,忙碌了大半个月,学堂已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