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之霸宠王妃 第46节 (第3/3页)
欺人,夫君死后不允许她归家再嫁,一生无子,全都责怪到了沈浮的身上,养废一个皇子的同时,让她的心里稍稍好过一些。她无子又如何,人家宫里贵人娘娘的孩子还在她的手里养着呢,自己却无知地在养一个娼妓所生的孩子。 沈浮懒得与她再费唇舌,摆手道:“回去吧,以后这里也不要再来了。至于你的小命,沈家与沈贵妃都不敢要,你也不用求谁,就好好祈祷,沈贵妃留了后招,能保下沈家,她和沈家不倒,你就不会死。” 沈二夫人张着嘴还想再求,沈浮却命人将她扔了出去,她再想仗着沈浮“亲娘”的身份再闯进来一次也是不行了。 第67章 招供 此时的“沈宅”已经改了名字,叫作“缘园”。 沈二夫人被扔到了门外,也没有再次闯进“缘园”的机会,禁卫军亲自来抓人,沈二夫人腿一软,便坐倒在地,最后还是被拖着带走的。 连带被抓的,还有沈家从上到下一家老小。 京城百姓最近真是看热闹也来不及,皇家真实的事件,可比看戏听说书来得刺激得多。 但时间久了,也开始人心不稳——皇帝这般糊涂连自己的儿子都能从皇宫里被换出去,过了二十年也没有发现,还是被一个首饰铺子的老板率先发现了真相,这样的皇帝真的会是大楚的明君,能够庇佑大楚的子民吗? 已经平静了这么多年的西北蛮族不早不晚,偏这时候进犯大楚,难道还不能说明皇帝的无能,这是上天给予的警示? 另有一种说法,沈浮为皇子之事全是有心之人的阴谋,目的就是让皇帝怀疑自己的臣子。今日皇帝无凭无据,只听一人之言便杀了大臣一家,那下一次是不是皇帝也会听信旁人之词,随便举刀杀人? 之前护国寺各家官眷遭遇西北蛮族的杀手死伤无数,这事情还历历在目,这真是巧合?还是知道西北蛮族的打算,皇帝是拿太子与一众官眷当诱饵? 如此,皇帝并不仁慈! 太子在京城转了一圈,听入耳中的消息叫他的面色越来越沉凝。 “回宫吧。” 他与身侧的侍卫说了一声,便转身回宫。 沈家一家老小被抓进天牢也有两日,却是一个字也没有审出来,从上到下打死了都说沈三少爷是沈二爷的遗腹子。 沈家几位主子的贴身丫鬟、小厮、嬷嬷更是用了大刑,却也没有招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 要从皇宫中将一位得宠嫔妃的孩子从产房里换出去,经过的人手必然不少,不可能每一个都嘴硬不说。比如那位林妃娘娘身边伺候的嬷嬷,在真相爆发出来的第一时间便找不着人,要是能找到她肯定也是一个突破口。 太子倾向于先找到人,再审沈家。 入宫见了皇帝。 “儿臣见过父皇,父皇万安。” “太子来得正好,朕有事交待你去做,沈家偷换皇子一事,由你去查办,势必要查清真相!” 皇帝坐在御案前,眼前的奏折放了一堆,他一本也没有心思打开。 “父皇!”太子想了想便跪了下去,“儿臣见您正是要说此事,今日儿臣出宫,听到许多流言,都是关于换子案,并十分不利于父皇。儿臣认为不急着审问沈家,甚至连这件事都不急着解决,毕竟这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当年的人证与物证年代久远都不好找,当前西北蛮族进犯我大楚,我们应先解决西北蛮族,再来细细查清这个案子。否则,照如今流言的发展,我大楚便是正中了西北蛮族的下怀。” 皇帝见太子时脸上露出的那一点笑意慢慢隐去,他一拍御案,眼含怒意道:“太子照朕的吩咐去做便成!” 太子低垂着头,不敢再多说,只得道:“……是!儿臣遵旨!” 太子走出御书房,看着外边萧瑟的景像,这冬天似乎特别地长,已经过了新年,却没有一点春日将来的征兆。 他向外走去,准备去天牢看看沈家人。 不远处的宫墙下,一个小太监走得飞快,大冷天的寒意似乎都没有追赶上他。 “太子殿下,有消息递进来!” 贴身的太监在他耳朵边上低声说道。 太子一下子想到刚才的小太监,道:“什么消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