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用俗气修身_第一百四十九章 遭遇伏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九章 遭遇伏击 (第1/2页)

    这是何等的豪迈,何等的让人敬仰啊。

    只可惜这般神仙人物,却也有身死的一天,而对于武宗的死,冷锋一直不敢相信。

    主要是武宗死于落水肺痨让人无法信服,一个可以策马在大漠战斗的身强体壮的年轻皇帝,就这样死了?

    总之冷锋是不相信身强力壮的武宗就这样死了。

    但是他也只能把这个疑问放在心里,因为有些话是不能说的。

    不过,现在这种情况就不同了,话题是刘通抛出的。

    刘通既然会抛出这样的话题就说明他想说有关于武宗的内容,至少对于刘通来说武宗对他而言是没有大忌讳的。

    “刘大人难道和武宗皇帝有什么关系?为何这么热衷于武宗话题?”

    “哈哈,冷公子,你在我这西山大营里不要有任何的顾虑,想怎么说都行,这里没有朝廷的眼线。”

    在刘通看来,冷锋也是有兴趣讨论武宗的,只是他可能忌讳这里会有朝廷的眼线,因为有眼线就不能乱说话。

    多少人因为被遍布天下的朝廷眼线给谋害了。

    这里说的朝廷眼线指的是锦衣卫,也只有锦衣卫这样的组织,才能遍布天下进行监控。

    按理来说,锦衣卫在西山大营也存在的,但刘通之所以敢这么明目张胆的说出,说明一个事实,西山大营的锦衣卫消失了。

    显然,锦衣卫是不会凭空消失的,这说明锦衣卫都被刘通干掉了。

    杀锦衣卫可不是小事,然而刘通却敢这么做,这不得不让冷锋震惊,刘通这权力也太大了吧。

    相比魏炎,刘通也是有过之而不及,他在西山大营的权力也是可以做到只手遮天。

    西山大营在塞外就如同一颗钉子牢牢的钉在了边境,密切注视着边境发生的一切,而对于刘通来说,他之所以会说到武宗以及武宗那场与小王子的战斗,更多的是因为他也在这场战斗之中。

    没错,刘通参与了这场战争。

    刘通之所以能出现在这场战斗中,因为他是当时的权监刘瑾的胞弟,没错,刘瑾最小的弟弟。

    十五岁的他第一次参加了这场由武宗主导的战争,武宗也并没有因为他和刘瑾的关系而特别留意,在武宗的军队里,只以军功论人才,而刘通之所以能加入武宗的军队,自然与他有过人的军事能力有关。

    刘通擅于侦察,他是武宗信任的侦察兵。

    要对付小王子,就必须有超强能力的侦察兵,而刘通就是最好的人选。

    刘通的侦察能力的确在当时的武宗军队里是数一数二的。

    而这样的能力用在侦察小王子的军队动向方向是再好不过了。

    说白了,当年土木堡之所以明军会失败,就是在这侦察方面吃了大亏。

    所以,武宗汲取了当年的教训,派遣了大量侦察骑兵前去打探小王子军队的动向。

    而能够次次回来的,也只有刘通了。

    刘通就这样走进了武宗的视野。

    刘通的侦察能力很快就得到了回报,武宗亲自召见了他。

    “没想到刘监的胞弟是这般的英雄人物,我怎么都没有听刘监提起过?”

    “我不想依靠任何人,只想靠自己的本事闯出一片天。”

    刘通的回答让武宗侧目,他没想到刘通会说出这么有志气的话来,要是别人,早就攀关系了,因为在这世上单打独斗有多难啊。

    “不错,你的个性还挺合我胃口,我的军队就不需要阿谀奉承之辈,我需要的是实干人才。”

    “刘通,你的侦察能力很强啊,是怎么做到的?”

    武宗十分好奇刘通的能力,他在想刘通究竟是靠什么才能顺利刺探军情的。

    因为这刺探军情对于大漠而言也是十分精通的,否则当年土木堡之变明军也不会被设伏。

    总而言之,如今的明军的军事刺探能力不如大漠,然而两军作战前期比拼的就是这刺探能力,谁的刺探能力强,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军情,更直接的是核心情报。

    由于大漠广阔又不属于大明疆域,因此明军探子对于大漠很陌生,而一名合格探子就是要对环境很熟悉,才能刺探到有用的情报。

    这对于大明和大漠双方的刺探人员来说,这是关乎双方战事走向的关键,所以都是倾尽了全力。

    不过大漠探子明显比明军探子更胜一筹,他们在大漠里设下了大量陷阱,就等待着大明探子自投罗网。

    也正是因为对于大漠环境的不熟悉,大明探子纷纷中了陷阱,在前期的战斗中损失惨重。

    也不是大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