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 第42节 (第1/2页)
王太后不待见卫国公,他存私心想着,也许是当年父亲把她送进宫令她怨憎留下来的心结吧。 除此之外,他找不出任何令她不满的理由。 从外宫进内宫要过好几道门,待王简抵达长寿宫时,不出意外,里头的几个太妃又聚在一起打叶子牌。 稍后刘嬷嬷出来,行礼道:“世子且到偏殿候着,太后片刻就过来。” 王简由宫女领着去了偏殿。 这回王太后的动作还挺快,没一会儿就把太妃们打发走了。 见她进殿,王简行跪拜礼。 王太后赶忙把他扶了起来,打量他道:“三郎清减了许多,衣裳都宽松不少。” 王简温和道:“养些日就好了。” 王太后里里外外把他看了阵儿,才抬手示意闲杂人等退下。直到殿内没人了,她才压低声音道:“景仁府那位,哀家迟早要杀他祭天。” 王简垂眸道:“太后莫要急躁,需徐徐图之,不宜cao之过急。” 王太后冷哼一声,不痛快道:“不就是一块免死金牌么,破铜烂铁就把人给唬住了,哀家偏不信这个邪。” 王简知道她是嘴上过把瘾,倒也没有再劝说。 王太后岔开话题问:“去看过陛下了吗?” “看过了。” “他在干什么?” “在批阅奏折。” 王太后失笑,“哀家信你个鬼,怕不是那小子哄着你来糊弄哀家,替他说好话。” 王简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陛下确实在忙。” 王太后翻小白眼儿,嫌弃道:“你说哀家怎么就生了这么个窝囊废出来呢,他若是有你一半的机灵就好了,成日里不务正业,动不动就诉苦说他没权,就他那半桶水,拿权给他也没处使。” 王简耐心劝道:“陛下到底太年幼,况且去年才继承大统,对诸多事务不熟悉也在情理之中,待时日长了,自然就开窍了。” 王太后摇着团扇,“三郎净说好话宽慰哀家。”顿了顿,“说句老实话,哀家心里头其实挺着急的,他就跟丢进老鼠窝里的白面馒头一样,谁都能去啃上一嘴。” 王简沉默不语。 王太后拿团扇戳他,“当初窦维教你的就是治国的那一套,你得空时常去看看他,教教他,别让他像个傻子一样什么都不懂。” 王简“唔”了一声。 王太后:“可莫要敷衍哀家。”顿了顿,“莫要让父亲知道了。” 王简点头。 王太后自言自语道:“父亲巴不得他那傻外孙一直都这样不务正业下去,哀家岂能如他的愿。” 这话令王简皱眉,“倒也不至于。” 王太后看着他似笑非笑,意味深长道:“你以后就知道了。” 王简:“???” 姐弟二人叙了许久的家常,王简才离开皇宫回去了。 第二日他去大理寺上值,无意间听到有人恭喜秦致坤。 起初王简还以为是诚意伯府上门提亲的消息传了出去,后来才听说是永平坊易家意与秦家结亲。 王简颇觉诧异。 易家他是知道的,曾经在京中风光无限,后来因为涉案被判流放,最后还是先帝初初登基大赦天下替易家平反才不至于彻底败落。 但经此一劫重创,再也无法回到从前。 先帝崇武,对士族文人的那一套不甚喜欢,易家虽被平反,但后世子孙并未受到重用,再加之人丁不兴,没什么出头的人,就此衰败到至今。 按说秦家在京中没有任何根基,且还是一六品小官,这样的家底居然也能入易家的眼,委实让人意外。 王简拿着卷宗有些走神儿,想到贺亦岚在床上装死的模样,动了心思。 下值回去的路上他坐在马车里闭目养神,许是清减了些,五官比先前要柔和许多,没有那么锋利,气质与绯色襕袍更加融合。 “李南。” 外头的李南应了一声。 王简慢条斯理地捋了捋袖子,说道:“你待会儿去打听一下永平坊易家,他们近来可有什么好事。” 李南应声是。 回府后,李南搀扶他下马车。 瑶娘在门口接迎,行礼道:“郎君,主母让你去芳草阁用晚膳。” 王简点头,看向李南道:“去吧,天黑前回复我。” 李南迅速离去了。 主仆前往芳草阁,路上瑶娘问:“今日上值,郎君觉得身体怎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