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七十年代被娇养 第47节 (第1/3页)
能调这两兄妹进去,肯定也能调自己进去啊! 至于瞪大了眼睛痴痴望着远处的顾秀玲,更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她追求王益平许多年了,自然看出来对方对苏净禾的好感,本来一直很担心两人会有什么发展,甚至还想过回来之后私下好 * 好警告一下苏净禾,让她以后跟王益平保持距离,可今天的场面,让她彻底闭上了嘴。 那一排长长的吉普车,还有两个领队的话,让同样有舅舅在军区的顾秀玲隐隐约约察觉到了一个事实:她的提防恐怕太过杞人忧天了,她上赶着追求的王益平,在苏净禾那,可能真的没看上…… *** 一直到了当天晚上,苏净禾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来到新建的军工厂里。 原来当初田校长提到借调聂正崖进翻译团,并不只是说说而已,只是她的报告提上去,杨坪镇刚把人调了上来,就被省军区截了胡。 新的军工厂筹备已经好几年,正巧这会苏联有个大型培训,打算售卖几条生产线,筹备组就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打报告申请前去了解情况并购买回来。 筹备组里人手很少,人人手里都有一摊事,临近出发,许多资料都来不及整理,本来打算去省里抽借外事办的工作人员,奈何外事办里也正忙着外访的事,实在挪不出人手,又得罪不起军区的人,只好把下头借调上来的档案拿出来给他们挑。 事情就有那么巧合,筹备组刚好看到田校长申请中的聂正崖,看描述里说他专长于物理机械方面的英文、俄文翻译,家事清白,父母都是军人退役,为保护组织财产牺牲,简直就像是送上门来的人选,立刻抽调了过去。 本来不过是作为帮助筹备组整理资料的打杂跑腿,可人到了才不过三天,筹备组的人就发现这个年轻人实在不简单。 看了田校长写的推荐信,筹备组以为里面最多有一两分真实,其他都是夸张的褒扬,谁知道真正干起活了之后,跟推荐信相比,居然有过之而无不及。 聂正崖的物理基础打得极为牢靠,机械原理掌握得非常扎实,他还精通与之相关的英语、俄语翻译。 其他人需要翻查字典再三确认的东西,他已经牢记在脑子里,做起事情来事半功倍。 没几天,聂正崖就从打杂变为了翻译,紧接着又从翻译转为了翻译主理人,最后是副组长。 等到外访团出国的时候,他已经对所有的资料了如指掌,同组当中除了几个老专家,没有人能比得上他。 再三权衡之后,聂正崖就作为外访团的副团长出访了。 在国内的时候,聂正崖就跟上级提过苏净禾的事情,提议调她来军工厂里,筹备组拿到了她的档案之后,也很有兴趣,但是因为纺织厂外销也是省内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不好中途抢人,只能等到人都回国之后再借调过来。 *** 杨坪镇纺织厂里,刘厂长喜气洋洋地巡视车间。 上头下文件要抽调苏净禾跟王益平进翻译组培训的时候,他也没多想,以为只是配合上级工作,谁知道后来直接就安排他们去了国外。 这一次展销会中间虽然诸多波折,但是结果很圆满。 参会的是省内十多家纺织厂,带去的货品全部被销售一空,还收到大量订单,尤其杨坪镇纺织厂,因为那一副百鸟朝凤图,听说接订单接到登记的纸都用完了,当地的驻外参赞当场带着人满城跑去买登记簿。 两个领队看到单子数目太过离谱,吓得连夜拍电报回国。 刘厂长看到电报的时候,都差点都被惊呆了,他连说厂里的生产跟不上,市里也慌得不行,报去省里,被笑着骂没见识。最后还是省里前头协调其他兄弟厂代生产。 这个事情前前后后,起起伏伏闹了有一个多月,先前一惊一乍,到了后头,厂里人人都知道了,谈论不休,说得唾沫横飞的,很有些与有荣焉的味道 虽然吃的都是大锅饭,但是厂里效益好,能多获得一些省里的支持,大家家分到的福利跟奖金都会增加。 纺织厂因为产量上不去,效率低,已经连着几年被上面批评,想要盖福利房的申请也一直压着没有消息。 这回苏净禾跟王益平两人代表厂里进了翻译团,在展销会上一鸣惊人,带回来数不清的订单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一直卡在市里的自建房申请书很快就批了下来。 谁不想换房子呢?没房子的盼房子,有房子的盼能有个大房子,这可是实打实的好处。 是以苏净禾他们还没回来,大家已经盼着这两位功臣了。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以前合作的原料厂,以前要买什么材料都是推三阻四的,现在听说是省里下的任务,个个都殷勤起来,不但要什么给什么,甚至还能额外买到以前找不到紧俏货。 而市里、省里的报纸上连着十来天,大幅刊登了展销会上的战绩,有一篇报道甚至被《人民报》转载了,放在头版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