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六零再婚夫妻 第74节 (第2/2页)
分:“我也想,就怕你爹娘不识货,以为这是咱家不吃的土货,再给扔茅坑里。” 蔡副营长建议:“可以写信说明。” 杜春分点了点头:“是个办法。但得附一百块钱。” 蔡母直言:“那还寄啥?” 话音落下,邵耀宗的脸色变了,不是生气,而是尴尬。 蔡副营长赶紧给他娘使眼色,别说的那么直接。 蔡母瞪她儿子一下,你知道个屁! “小邵,但凡你以后遇到点啥事,他们你指望不上,还得,还得上去踩你一脚。” 杜春分:“哪还用等以后。以前邵耀宗的工资给他们,让他们帮忙养孩子,就把平平和安安养成那样。” 蔡母知道平平和安安几个月前啥样,不禁说:“这样的爹娘你还不离远点?” 邵耀宗道:“我心想着别管如何,他们生了我。” “生你咋了?”蔡母忍不住说:“你一生下来就会自己找吃的找喝的?” 邵耀宗不会。 蔡母:“当爹娘的没爹娘样,还指望孩子孝顺,哪有那么好的事。小杜,给他们寄就是rou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蔡副营长干咳一声。 蔡母瞪眼:“我就骂!咋了?” 杜春分不能骂,姜玲和蔡副营长也不能骂。 蔡母跟邵耀宗的爹娘平辈,骂他们几句,邵耀宗小心眼也不好意思计较。何况他现在已经知道爹娘心中没他就更不会计较。 邵耀宗:“婶子为我好,我知道。”对杜春分说,“那就别寄了。” 杜春分撩起眼皮,“我也没打算寄。省下来我们平平和安安也能多吃一口。” 邵耀宗不由得想起俩闺女以前瘦瘦弱弱的模样,再看到她俩现在乖巧地不敢大声说话,对于不给爹娘寄钱寄东西这点,他再也升不起一丝不安和愧疚。 “赶紧炒吧。”邵耀宗又补一句,“快熄灯了。” 姜玲和蔡副营长互相看了看。 蔡母不巧看见,到自家就问儿媳妇,邵耀宗和他爹娘啥情况。 姜玲也怕她婆婆啥都不知道,再说了不该说的,就把她知道全告诉他。 蔡母听完,叹了口气:“家家户户都一样,懂事的孩子最孝顺。邵营长这人太实诚。得亏有小杜。” 姜玲附和:“是呀。”想起婆婆在老家还有几个儿子,“娘,咱家也有不少,要不要给,给我几个侄子侄女寄点?” 孩子都是老太太看大的。现在来给这个儿子看孩子,蔡母也想那些孙子孙女。 蔡家有糊墙剩下的报纸,翌日清晨就到隔壁,请杜春分教她折纸袋。 粥还没好,杜春分闲着没事就帮她折,“婶子,你折这个干啥?” “给我老家的孙子孙女寄点。” 杜春分:“够吗?不够我下午下班回来再上山看看,反正这雨一时半会儿下不下来。” 蔡母想也没想就说:“不用。一人给他们寄一包,非得以为这边遍地都是好东西。不让他们来也得来。来一趟姜玲又不能让他们空着手回去。随便买点半个月工资没了。日子还过不过。” 邵耀宗不禁看蔡母,这就是别人家的娘吗。 蔡母抬眼对上他的表情,问道:“邵营长以为我咋说?现在不是早几年,那时候穷真没办法。我老家穷归穷,但河里有鱼,地里有野菜,院里能种菜,宅基地能种粮食,手脚勤快点就不会饿肚子。懒得生蛆,饿死活该。” 邵耀宗莫名觉得这话像是说他爹娘。 杜春分也觉得这话意有所指。 她没明说,杜春分也不好妄加猜测:“婶子,用菜盆在炉子上煮一点面糊糊上就行了。” 蔡母接过纸袋,“你们忙吧。对了,小杜啥时候寄?” “这天想下雨,我打算过几天天晴了再寄。免得路上淋湿发霉。” 蔡母也有这个顾虑:“我回头跟你一起。” 杜春分等她出去,小声提醒邵耀宗:“是你不让我寄。以后见到你爹娘,不许往我身上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