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配音演员穿到年代文 第105节 (第2/3页)
以新兵训练里表现弱一点,也是正常的。” “所以啊……”李卫国总结说,“咱们重要的是把话剧的业务做好了,体能能跟上,就成了。为啥文艺兵平时的训练跟其他兵种不同? 对身材要求也不同嘛,你看,要是台上的演员一个个都一身肌rou强壮如牛,合适吗?” 这话说的也是……李潇潇听出来养父的意思了,于是退而求其次:“那文艺兵里的第一,这个应该可以吧?” 李卫国舒了口气:“那这个可就容易多了。” 李潇潇笑嘻嘻地说:“那父亲,你帮我做个训练计划呗让我这两个月提升一下。” 这个当然是没问题的,李卫国当晚就给她定了几项,内容也不多,毕竟她现在还是市文工团的演员,明天要正常回归到团里,在工作时间里还是要听从文工团安排的。 第二天,李潇潇回到光州市文工团后,不出意外地受到了热情欢迎。 文海燕第一个扑上去,抱着她亲昵地说:“可算回来了,想死我了!怎么样,京市好玩不” “还行,就是北方太冷了。”李潇潇带了一大堆特产零食回来,一半都留给了话剧组,“大家快来尝尝!” 她把剩下的一半分给其他剧组和老师们,出去转了一圈,这才又回到话剧组。 交流团从京市回来后,是要承接起向下传递大会精神和学习内容的,需要召集各市文工团的老师来进行学习。 因为这次主要是围绕话剧剧本的学习,而光州文工团本身就是产出地,所以省文工团那边让冯老师这次免了这趟出差,并且表示期待市文工团上映系列剧。 现在正是早功时间,李潇潇很久没参加早功了,于是加入了组员,跟他们一边练肢体,一边互相交流着最新情况。 在李潇潇去京市之前,文工团就已经开始主推《半边天》了,经过一个多月的表演,已经覆盖了光州的所有大型单位,但还有许多中小型单位没巡演。 因为《蜕变》同时在上演,演员人数有限,无法像之前巡演《蜕变》那样,同时分出三组演员,而且有时候还要下去村镇演出,因此推广进度就更慢了。 吴芳一边压腿一边说:“团长往上递了申请,希望能扩编,多招几个话剧演员。” 自打从吕洋事件走出来后,吴芳的状态越来越好,李潇潇不在的这段时间,也协助冯老师处理了许多事情。 “审批流程估计快不了。”李潇潇又问,“对了,师姐,白杨师兄怎么样了?” 说到白杨,吴芳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笑容:“好得差不多了,医生说再过几天就能出院。” 说着,她又叹了口气:“就是背上的伤疤可能去不掉了。” 李潇潇偷偷挪到吴芳旁边,挤眉弄眼地说:“他对象不嫌弃就行啊。” 文海燕刚好就在旁边,轻轻地补了一句:“师姐也不是只看外表的肤浅之人。” 吴芳顿时闹了个脸红,作势要拧她们:“你们别胡说。” 李潇潇和文海燕笑嘻嘻地跑开了。 冯老师从办公室出来,一进排练室就看到了李潇潇,也十分高兴:“回来就好,刚刚叶老师那边还来电话了,说是给咱们特批了扩编的申请。” 这就意味着,话剧组现在就可以先对外招人,等到文件正式下来了,津贴等也拨下来后,新人就可以马上进团进组。 他们毕竟只是市文工团,即使扩编,也不可能大规模招新,而且新人完全零基础,对现在迫切需要增加巡演场次的情况,暂时起不了什么作用。 即使等到新人能上台,这个人数也凑不出一组能跟一台话剧演员轮换,只能替换一下连轴转的演员,好让他们休息一下。 其实李潇潇想过了,这年代对市级以上的文工团对专业要求度很高,但实际上,话剧是一门很亲民的艺术,主演需要专业话剧演员,但次要角色,完全可以考虑起用文工团内非话剧组的演员。 她将这个想法说了出来,朝冯老师说:“像京剧组和芭蕾剧组,他们的演出比我们宽松很多,如果他们有兴趣的话,其实也可以来友情客串一下。” “尤其是京剧组的同学,虽说话剧跟京剧差别也大,但也是讲求演技,台词功底,还是有共通点的,而且他们也对我们团的话剧很熟了。” 文海燕马上也说:“对对,不止京剧组和芭蕾剧组,舞设组也可以考虑一下呀!” 当初她和李潇潇,还有陆一鸣都是从羊城剧社出来的。虽然陆一鸣现在是舞设员,但文海燕可一直都没有忘记,他一直都梦想做一个话剧演员。 她分析得头头是道:“舞设组每次都帮咱们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