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权臣的早逝未婚妻 第87节 (第2/4页)
无论是出于亲情还是利益,只有闺女过得好,他们一大家才能跟着蒸蒸日上。 颜芝仪还没嫁给陆时寒时,颜老爷就已经对她百依百顺了,给她身上花的钱比三个儿子加起来都多,这在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年代,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如今闺女成了六品京官太太,堪比飞上枝头变凤凰,颜老爷更是不遗余力满足她的一切要求,颜芝仪写信说想要用嫁妆做点小生意贴补家用,颜老爷怕她受累又怕她因此出事惹麻烦,便二话不说改变规划,把最重视的长子送到京城来给她赚钱,她什么都不需要cao心,等着分钱就好了。 哪怕颜芝仪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财富自由,颜老爷依然坚持让长子拖家带口进京。 女儿女婿在京城生活,银子总是不嫌多的,而且老大从小就知道怎么照顾meimei,有他在京城,他们也不用再牵肠挂肚、放心不下了。 事实上,要不是无法抛下老家的基业和已经年迈需要奉养的双亲,颜老爷都想亲自进京了。 好在长子还算吃苦耐劳,这半年也历练出来了,颜老爷才能放心让他进京。 正是因为京城的店就是为了满足颜芝仪赚钱的愿望而开,所以她占据最多份额。 不过颜芝仪只能确定她爹娘不会让她吃亏,具体让利多少她可算不出来,毕竟她对酒水行业一无所知,自然是一切听颜老爷他们的安排。 让她掏钱她就掏。 既然颜大哥这么信誓旦旦,颜芝仪也就乐的清闲了,说实话她租店铺的经历也给不了她哥多少启发,加上春寒料峭,空气中透着一股湿冷,她也懒得出门,继续窝在家里烤火,就让她大嫂陪着她哥满京城的转悠吧,夫妻俩同甘共苦过来,以后也能更有话题。 说起来,颜大哥这两个月天天看着meimei妹夫惨无人道撒狗粮,总算被熏陶出了一点浪漫体贴细胞,知道主动关心陪他早出晚归的妻子了,时不时劝她在家里安心跟他妹一起玩。 所以天气不好的时候,赵小芸就会顺势留在家里,跟颜芝仪烤烤火聊聊天,顺势请她教自己认字记账。 赵小芸娘家是江州城小有名气的地主,家中拥有千亩良田,在城外还有座不大不小的茶山,在江南那样的鱼米之乡,拥有这两样的地主人家,只要不出特别混账的子弟,几乎可以屹立不倒了。 赵家就传了很多代,虽然每任当家的都没什么野心,这么好的底子也不逼子弟考科举、改换门庭,也不去城里开拓产业,守着家里的田地和茶园,可人家也从来没把家底吃穷过。 虽然江州那些真正有钱有地位的人家,瞧不上赵家胸无大志的作风,但他们在民间的名声却不错。 按理说,颜家这样草根出身、家底算不上多丰厚的人家,是高攀不起这样殷实的地主家庭,不过颜老爷跟那时当家做主的赵家老太爷有生意上的往来,能说会道的样子把赵老太爷捧得很开心。 而颜大哥长得也算一表人才,白净斯文的模样,落在常年住庄子里的赵家人眼里还挺招人稀罕,正好赵老太爷还有个年龄相仿的孙女,虽然这孙女和她爹都不是很会讨老太爷喜欢的类型,但肥水不流外人田嘛,赵老太爷还是做主给他们定了亲。 两家结亲后,颜老爷做生意更顺遂了,未来亲家良田无数、吃用不尽,而他们做粮食买卖,刚好强强联合。 去年颜老爷跟亲戚合伙开酿酒坊,赵家也掺了一份,巨大的粮食需求还要仰仗赵家,虽然当家的已经从儿媳妇亲爷爷变成了儿媳妇的大伯,颜老爷也还是把他拉入伙了。 可惜赵家哪都好,就是对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不上心,赵家长辈对儿孙的态度都是爱读不读,只要不出去吃喝嫖赌就是赵家的好儿孙,更遑论赵小芸这种不受重视的孙女。 因此出嫁前,赵小芸跟姐妹们在自家庄子里学学女红家务,大字不识一个,也从来没觉得哪里有问题,直到跟着丈夫进京,发现连贵为官太太的小姑子都要亲自查看账本,而自己如今算是掌柜娘子,却完全看不懂账本是怎么回事。 赵小芸意识到自己的不妥之处,加上这段时间的相处,对小姑子的为人也比较信任,便大着胆子请她教自己了。 颜芝仪对此自然乐见其成,还觉得教一个也是教,两个也是教,就把百叶也算上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