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页 (第2/2页)
十岁,可到底是出身差不多,年少时关系也还不错,也能聊得起来。 罢了罢了,左右一个要被收拾的家族! 周大人,我先走一步了。钱昌朝着周尧拱拱手,去了中书省的办事处。 周尧敲敲脑袋,觉得自己的头发都白了几根。 这事儿啊,真是难办呐!可为了宫里受罪的闺女,他拼了! 到了尚书省,迅速把这件事情交给了户部尚书这个老油条,还是让他烦心去吧! 户部尚书忍不住苦了脸,现在京城谁家还没个庄子?这雪下得这么大,谁不愿意囤着卖钱?粮食倒是不必忧心,横竖今年大丰收,就算是雪灾,家家户户也有余粮,价格再高也不过一斤多那么十文钱,几十万斤也就是多几百两的事情。 可是棉花,外面的价格都炒的奇高,雪灾前一斤不过八十文,现在济州那边一斤已经到四百文了! 大梁种植棉花的又不多,多数是权贵人家,想要以不到一百文的价格买下来,这是要让他把人得罪个透透啊! 罢了罢了,也只能先问自己家和尚书令家中了。、 他记得老妻每年都有一个庄子专门种植棉花,还有周大人家里,应该也有棉花庄子。 先凑出来个几万斤棉花吧!还有承恩侯府,买那么多棉花粮食是干什么?哄抬物价? 接下来的这些天,周宜然总是能听到后宫众妃的抱怨,说外面户部收缴棉花粮食的事情。 毕竟宫里给众妃的份例就那么些,就算身份高贵如皇后,一年发份例也不过二百两金子,也就是两千两银子。 就是贵妃,一个月例银也才六十两,更别提她们这些还没到四妃的小妃子了。 她们想要活的滋润一点,都是要靠着圣宠和家族的支持,本来家里都想着小发一笔,也不想着像承恩侯府那样囤货居奇,把自家的留下就成,谁承想? 户部尚书自然没有按照高于市价半成,但也差不了多少。 每斤棉花只肯多花十文,再多了就不肯出了,但关键人家周家钱家还有冯家都是自己以身作则,雪灾前什么价,现在就什么价卖的。 他们也不能要求再多了,捏着鼻子同意了,至少也能在皇上面前挂个号。 很快,他们就会知道自己有多么幸运了。 承恩侯府正厅之中。 冯尚书轻轻啜饮着这上好的君山银针,看向对面满脸堆笑却面带犹疑的男子,如何啊?侯爷,您考虑的也差不多了吧?毕竟是民生大事,况且朝廷也不是不出钱,皇上可是连几个皇庄上产出的棉花柴碳都捐了出去,分文未取,其他官员多多少少也都出了两千斤的棉花,当然,这是七品官出的。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