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页 (第1/2页)
本想说说练字之事,不过她问过柳庭璋,知道他家境并不算富裕,他本人还日日在铺子里当学徒,读书认字时间只有靠挤。 至于练字,如今主要是用木枝在沙盘上写,再不然就是用炭笔在地上写,总之都是将就。 心神忽然发散,顾采薇想到穷苦学子,再推而广之想到如今的世道。 顾采薇胎穿来的是个叫做大熙朝的时代,并非她所知道的任何一个历史上的朝代。 几年生活加读书经历,顾采薇发现,历史在唐末之前与她所知都是一样的。唐末时没有出现五代十国,反而被个横空出世的奇人一统平乱。 奇人没有留下子嗣,他死后乱了十几年,直到一个姓顾的武将上位,有点点像是陈桥兵变的故事。 顾家坐了龙椅,一路到现在。汉族江山一脉传承至此。顾采薇估摸着,如今大概相当于真实历史上的北宋中期,不过比起那时,江山版图大多了,国家兵强马壮,百姓日子也还算安定。 朝廷之中,武将六成,文成四成。原先武将一直因为拳头硬、有兵马而有更强的话语权,不过天下承平日久,武将没有仗可打,便少了立功出头机会。 马上打江山,不可能马上治江山。太平年岁,文臣们便慢慢起来了,到了如今,虽然人数不占优,但是内阁六部体系掌握了大多权柄。 文臣中,一些是武将后人,因是有功之臣而获得当官资格。更多是通过科举而脱颖而出的学子。 士农工商,自古以来便是如此。谁能不想成为士人呢?科举之道成了天下读书人向往的登龙天阶,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不过书籍大多掌握在世家名门手中,知识便相当于被垄断。 贫家学子寒窗苦读,最好的也就是考中个举人,更多是考中秀才便止步了。所以满朝朱紫贵,不见懂农者。 长久以往,必然不利于国计民生。顾采薇是站在历史巨人肩膀上的,明白向广大百姓打开一定的上升通道,是历史的必然,是大势所趋。 顾采薇能够在现代时,跋山涉水去支教,也是出于类似的心理,想要帮助穷苦的人,以智识改变命运。在这个时代,因缘际会,更是萌生了做柳庭璋老师的念头。 此时倒是没有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乃至「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让顾采薇不屑的言论,不过社会常规还是男尊女卑,女子被轻视。 顾采薇既然想要真正教出一个得意门生,深感捂紧马甲是第一要务。 她日常写字总要想办法不被柳庭璋看到才行,不然总有露马脚的时候。 主意一定,顾采薇便在纸上回复说: 【不用在意方才的字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