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东宫有福 第240节 (第2/2页)
站在高处去看下面的问题,站得够高,视野才能足够宽广。 卫傅年幼时,元丰帝并未认真地教过他什么,教他的都是老师都是太傅。他现在对大郎做的事,就是曾经太傅对他做过的。 直接拿着一件事,讲给他听,教他在各种事中变幻着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纵观全局地看。 年纪小不要紧,不懂也不要紧,看得多了,知道的多了,慢慢也就懂了。 “今天爹再教你一件事,那就是要信任父母。” 提到这个,卫傅格外语重心长。 “从今往后我们会留在京城,住在皇宫里,权利地位和以往不同,所处的环境和面对的人也会改变…… “……以后我们身边会环伺着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人,这些人里有好的有坏的,有想利用你的,有想在你身上图谋什么的,若是没有信任,会让你很容易就被人挑唆的和父母失和,只有信任……” 自古以来,因为权利因为地位,皇家出现兄弟阋墙,父子反目的事太多太多。 难道有些人天生就狼心狗肺? 当然不是。只是身边形形色色的人太多,各种势力盘踞,外在的蛊惑,内心的不满,这种种一切交杂起来,一个不慎,就会被人推着走向不可预估的灭亡之路。 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彼此之间缺乏信任。 自己既然当了皇帝,大郎就是以后的太子,卫傅并不想让父子反目、兄弟阋墙的事在自家人的身上发生,所以这也算是未雨绸缪吧。 …… 圆圆吃了一块糕点,可能是累了,竟在爹怀里睡着了。 隔着一座落地罩,二郎和三郎本在讨论小玩意的说话声,不知何时也消失了。他们似乎也在静静聆听爹和大哥说话。 冬日的暖阳从窗外洒射进来,投下许多光柱,有细微的灰尘在这些光柱里旋转着,晕染着这一副父教子的温馨画面。 . 契准听了大郎的话,要等他们进宫后,才能把这事禀报给福儿。 所以等福儿知道时,大郎他们已经进宫了。 她还以为是几个孩子想爹了,故意给卫傅一个惊喜,直到大郎几个被卫傅命人送回来,她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听说儿子竟然去宫里给自己讨公道了。 福儿哭笑不得,没想到几个小家伙竟会‘私下图谋’了,但高兴还是占多数。 听完小喜子的转述,她专门去了大郎屋里。 “来给娘看看。” 大郎觉得自己做错了事,又羞又愧,心里还有些担忧怕娘怪他自作主张。 谁知福儿把人拉过来后,在他脑门上狠狠地亲了一口,又把人抱在怀里拍了拍。 “娘的乖儿,不枉娘养你一场。” 大郎被亲懵了,小脸红红的。他已经很久没跟娘如此亲近过了,尤其他渐渐长大后,不光福儿,连他自己都注意着不能和娘太过亲近。 “娘,你没觉得我做错了?我竟然误会了爹。” 福儿一挥手道:“做错啥了?儿子觉得娘受了委屈,替娘出头那是天经地义。娘不怪你,反而还要夸你,这才不枉我养你一场。怎么?难道你爹责怪你了?” 说着,她眉毛隐隐已有了要竖起的苗头,那架势仿佛卫傅真责怪了大郎,她就要去找他算账。 “爹没有,爹夸我了。” “那就对了嘛,有误会,说开就好了,老子和儿子,能有什么说不开的。” 此时的福儿并不知道,就因为她这句话,在未来的日后给卫傅和大郎解开了好几次误会。 自古以来,皇帝和太子,既是父子,又是对头。 不是他们本性愿意敌对,而是局势造就,恰恰就是因为大郎记得这句话,每次有什么误会,都及时解开了,才谱写了一场皇家难得会出现的父慈子孝。 当然,这是后话。 . 这事自然也被王家人知道了。 知道后都是啼笑皆非,但同时也松了口气。 王家人初入京,哪里知道外面的事,王多寿怕家人担心,根本没把外面的乱象跟家里人说,福儿也没说。 还是这次的事发生后,他们才知道外面有人图谋福儿的后位。 赵秀芬平时看着温柔贤惠,实则最是沉不住气。 “这到底是哪家女子不要脸啊,竟然抢别人男人!” 牛大花道:“我就知道,男人一有钱,外面的祸根就都来了。” 说着,她还看了看老爷子。 老爷子和王铁栓听得哭笑不得。 “行了,你懂个什么!”老爷子斥道。 王铁栓也对赵秀芬道:“不是哪家女子的事,这事跟你说不清楚。” 他到底当了好几年的官,对官场对时局还是有些了解的,知道像这种事跟男女私情没关系,应该是哪个大家族大权贵动了歪主意。 想到这里,他有些发愁地看向老爷子。 “爹,这事咋办?” 老爷子瞥了他一眼,道:“问你女婿和你姑娘去。” 福儿被家人这一连串反应逗笑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