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古代长兄日常 第3节 (第3/3页)
日都是做一些手工去县城售卖,一到年节大家都舍得花钱,也让他攒下了五十多两银子,不少了。 林屿说着说着走神了,盯着四个孩子。虽然衣着打扮都一模一样,但很明显,他们跟村里其他小孩拉开一层距离,自成一体。见识过世界的远大,便很难再忍受蜗居于一隅。 还是得多赚钱呐!林屿下定决心,这不仅是说孩子们,也是说他自己。虽然林家村的生活很安宁,很多人甚至还羡慕林屿衣食无忧,只有林屿自己觉得格格不入。 林屿还试图打听过,有没有类似科举晋升的渠道,结果只了解到,作为五品官员的后代,才有进官学学习的资格,那这五品官员爹又是从哪里来的?当然是从另外一个官员爷爷那里继承来的。 好嘛,一整个无限套娃,林屿放弃了这个想法。 生活不易啊。 * 最后他们带着几袋子的面粉回家。 这个年代的主食是粟米饭和面饼汤,稻谷很少见,米饭就成了大日子才能吃上的东西。但是这样吃饭有个麻烦,每次都要现和面,特别浪费时间。之前只有自己一个人还不觉得,现在干饭人多了,还真是个大工程。 林屿为了给自己省事,苦思冥想着,看着楚楚正在把面团切成条,脑袋里的小灯泡一亮,他可要试一试手工挂面啊!之前怎么没想到呢! 挂面是一种耐存放,易煮熟不混汤的方便食品,又不像方便面需要油炸,特别适合现在的情况! 他开始回忆挂面的做法,就记得是他是面粉加盐加碱,切成细条后悬挂晾干的,具体的配方还要自己摸索实践。 既然要搞面条,事不宜迟说干就干,吃过饭后,他就端出一盆面粉来,按照一斤面粉一勺盐的比例充分混合,然后慢慢揉成团,擀成长长的薄片后,再用菜刀切成长条。 几个孩子被林屿指使的团团转,烧水的烧水,洗锅碗的洗锅碗,材料准备齐全后,四个脑袋凑在一起,看着林屿表演。 “大哥这是做什么?” “今晚吃面条吗?” “要不要我去后院摘棵菘菜?” “不急,我马上就弄好了。”林屿热的脑门冒汗,正要抬手用肩膀擦一擦,旁边一只小手伸出来,拿着棉布替他擦汗。 林屿回头对着希希露出一个笑容,然后继续解释着:“这个是挂面,如果我做成功了,应该能存放一个月。”没加防腐剂的食品,能放这么久就很方便了。 他们齐心协力把切好的,半长不长的面条挂在洗了三遍的竹竿上,下头用簸箕接着,第一次的挂面就这么做好了。但手工擀制的面条没有机器压制那么厚薄均匀,有的大有的小,林屿只能安慰自己,全当做的是宽面了!宽面也是一种时尚! 因为是第一次做,林屿没敢多弄,只做了一盆,万一不成功就成浪费粮食了。 四小只叽叽喳喳,赵康平嘴巴最快,好奇问,“大哥,这个面条还需要晒太阳吗?”他已经改了口,把阿兄换成了大哥。 “笨!这是在阴干,不是晒太阳!以后就不用每次都揉面!多省事!”赵康安接话,“这样的法子市面上还没用,要是卖出去得值多少钱啊!”他扳着手指头算。 林屿倒是从他们的闲聊里听到后,赵康安的娘亲,是南边商户家庭的庶女,家学渊源,赵康安对于数字敏感,还会打算盘。此刻他围着竹竿子来回转悠,不停的点头,显然觉得这是一笔绝好的生意。 林屿心想,赵康安肯定没听过现代的一句话,叫穷人买不起,富人用不上。不过别打击孩子思考的积极性,等他自己多看看就明白了。 挂面就放在屋檐下阴干,现在温度适宜,差不多第二天就干透了,林屿摘下面条放进篮子里,打算先尝尝味道,如果不好吃他还要继续改进。 “林屿又在搞什么新鲜玩意儿?”篱笆外传来女声,胡婆婆站在门外,手里拿着包袱,好奇的看。 林屿看到她手里的包袱一拍脑袋,哎呀!衣服做好了忘记去取了!他忙去开门,“怎么劳动您送过来?该我自己去拿的。” “我正好出来走走,一把年纪也不能光待在屋里啊。”胡婆婆露出慈祥的笑容,“而且衣裳要是不合适,我正好给改了。” 林屿于是把孩子们喊了出来,让他们自己进屋去试衣裳,自己领着胡婆婆在堂屋坐着,还上了大麦茶。 现在的茶叶不仅贵,还喜欢往里面加各种名贵香料,什么葱姜胡椒茴香的,整个一混合茶叶汤,林屿欣赏不来还买不起,于是自己炒了麦子粒碾碎,当做待客用的茶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