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月_第70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0页 (第2/2页)

笑出声,“你大学跳的那个舞,他来来回回播好多遍哩。”

    温淑咬了咬嘴皮,想象了一下那个场景,也笑:“我爸还是厉害的。”

    “那可不,你演电视剧那会,他每天拉着我看,还给学生们说,那会可没见他不好意思。”温母拍了拍她的手,似怀念似感叹,“网上怎么说来着,女儿奴,是这个不,他就是。”

    “你小时候,他换尿布比我还勤快。”温母补充,“你现在也不小了,自己做事有主意,我当初也没想拦你,都这么大了,人一辈子遇到一个喜欢的人不容易。”

    “mama只是希望你不要后悔自己的决定,以前说话激了些,你不要放在心上。”

    “既然决定了是这个人不可,找个机会就把那孩子带回来看看吧,让你爸过过关,不然他心里不踏实。”

    温淑低下头,踩着小区的石子,缓缓地陪着母亲往前走。

    母亲的话还在耳边响起——

    “mama啊,就希望咱们绒绒,永远开开心心的,以后身边也有个对你好一辈子的人,这就是mama最大的心愿啦。”

    该是冬风太冷,该是风声过于喧噪。

    豆大的泪珠一点点从温淑眼里滚落,“啪嗒”一粒粒砸开在脚下的鹅卵石上。

    “知道了,mama。”

    温淑咬了下舌尖,故作轻松地缓缓回答。

    -

    周文律家里就他和父亲,年夜饭不需要那么隆重,周文律赶早起来做了一顿饭,然后去小祠堂给母亲上了柱香,这年便算过了一半了。

    等吃了饭方可开门,开了“门”以后便要讲家里打扫的灰尘泼出去,寓意一年的晦气都已经扫尽,开“门”迎接新的一年。

    这个时候邻里之间的小孩互相串门,拿个塑料袋里装点米,装点花生糖果再放个二十来块钱的红包,兜兜转转最后又回到家中,这个习俗历来已久,没几个钱,讨个喜气才是最主要的。

    周文律家里没小孩,倒是不少小孩来讨了些红包和糖果回去。

    周父喜欢小孩,亲自搬了个板凳坐在门口,就等街坊邻居的小孩来串门。

    除夕这天老天赏脸,江川的天气放了晴,虽然看不到太阳,但日光实实在在透过云层洒了下来。

    周文律没什么事,也搬了个板凳随着父亲坐在门口磕家常。

    “你初三要到人姑娘家里拜年吗?”周父边嗑瓜子边问。

    “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门,初三初四往前行。”

    他们这习俗如此,周文律就是想过年早些去找温淑,对方家里估计也不让。

    他家亲戚不多,远房估计也就几个表亲,隔三代便没什么交情,周文律估计是不用打什么交道了。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