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页 (第1/2页)
之前李橘白也在课堂上出过此题,可惜的是,几乎所有的学子都不能领会其中奥妙,甚至对她的话嗤之以鼻,多番反驳。 殊不知这才是是百钺科举策问中最重要的一点,能不能参透,除了学识还要有悟性。 隐隐的,她希望木蓝和那些学生不一样。 木蓝的第一反应有些诧异,因为这道题她做过,在自己重生之前,还是尚书府大小姐的时候,关于策问的第一课便是此题。 给她开蒙的不是别人,是她的爹爹,也就是如今的户部尚书。 木蓝最初因为对爹爹的话有些不认同,后来有专门去了解过,一般学堂所授策问,别说开蒙第一课了,甚至从头到尾都没出过此题。 而爹爹说,这是他科举一生,为官半载的经验所得, 她领悟之后,也感悟良多。 那么李橘白呢? 在这西北贫寒之地的黄州府,一个小小的竹县内,被冠上不详名声的女夫子,怎会以此为题? 木蓝犹豫了一下,综合爹爹所讲和自己的理解,才答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若言辞和计谋中有不合圣上心意的部分,就很难施行下去。 此题深意在于让学生明白最基本的答题方向,那就是除了符合题意外,还要揣摩考官的出题目的,如果想破题的话,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改变策略,以圣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然后变通一下,用迎合他的方式来尝试改变他的决策。 木蓝说完,紧紧盯着李橘白看,这道题之所以没有被人用到策问中,是因为与读书人的坚持相悖。 几乎所有读书人都崇尚文人气节,欣赏百折不挠的风骨,像这种为了迎合上司而改变自己最初的说法,或者说用阿谀奉承的方式去达到目的的行为,在文人中是被人所不耻的。 当时爹爹说这是他从科举中、为官多年中受益最大的一点。 爹爹明白其中深意,所以毫不藏私地教导她,可李橘白呢?这个女人为什么会出这么一道策问,是有意还是无意? 李橘白没有让她疑惑太久,就给出了答案。 君子当如竹,绝不趋炎附势,不为任何事折腰,你这样破题,似乎不是君子所为。 李橘白目光灼灼,语中带着质疑,可眼神里全是惊喜与认可,她能在府试中夺得头名,便是因为有一次听爹爹与人对话,开始并没有达成合作,后来李父换了一种看似恭维对方,在为对方考虑的表达方式,实则依旧换汤不换药,为自己争取着利益,结果谈成了。 她恍然大悟之下,隐隐明白了此道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可以尝试运用到科举之中,所以才会有如神助,对策问的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