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5页 (第1/2页)
六爷就笑。
弘晖两三岁就能拿捏住老爷子,南巡一路上让老爷子见天儿的追着他让写大字, 爷孙俩跟猫抓老鼠似的玩儿。二十年了, 人家就是那么个相处法儿, 换个人试试,你看老爷子会不会多看你一眼。
就是气场相合,看对眼了,别人眼气不来。
“哼,那也太谄媚了。”
四爷嘴上嫌弃儿子嫌弃得不要不要的。
你那嘴角要是压低点儿,还显得这话真诚些……
但四爷那话,其实没错,老爷子确实是老了。
人老了,总免不了有些老人避免不了的毛病,皇帝也不例外。除了喜怒变得无常,愿意听好话,乐意被人哄着。
更重要的,他精力不济,没那么多精力处理政事了。不得不把权力下放。
还有,他老了,心软。更容易念旧情,对那些老臣旧奴,过份的优容。后果就是下面的人,胆子越来越大,欺上瞒下,贪腐之风日盛。
这些个问题,没有人看到吗?
不是的。
上书房的几位,搁前朝就是内阁的宰相,总拦着全国的事务,那脑子哪个是白给的,能看不到?真看不到,他们就不配坐那个位置。只是各有各的原因,不能说,或者说,提也是白提,何必去得罪人呢。明哲保身罢了。
别说他们,就是皇子阿哥们,哪个心里没数儿?不过是咸鱼的不想管也管不了。八爷那样儿的,还要利用那些人,有把柄在手里才更好用。四爷那样儿的,着急却也无能为力。
就是皇上,真不知道吧?
不是的。
只是他力不从心了。
尾大不掉,再加上对老臣的宽容,对儿子们的猜疑防备,精力的限制。方方面面的制约着他不可能再有大动作了。
问题只能留给继任者处理。
他求的就是一个稳。
那确实是稳,一直到康熙六十年末,西北的战事,都没有影响到朝庭的稳定。
皇上御极六十年的大典,一样的普天同庆。
贸易的迅速发展,保证的战事的消耗。还能让他老人家没有任何负担的减免钱粮,大赦天下,办千叟宴。
年前,十四爷回京,声威赫赫,煊赫到什么程度呢?
满京城的权贵臣工,一大半的到城门外去迎接。回来过个年,十四贝勒府上,日夜有人在门前排队等着上门拜见。甚至有大臣从两江,从云贵派人送拜贴,送年礼。
宗室里的王爷贝勒们也都不矜持了,一宴接着一宴,谁家能请到十四爷光临,都能炫耀自己有身份有地位。
皇上差不多每天都要把十四爷宣到宫里,从西北战事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