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_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1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19节 (第2/2页)

留意外,并没有对后宫过于留恋。

    至于对自己上心恐怕也只是因为苏护题诗欲反,想要安抚苏护罢了,偶尔露出的那种着迷,应该也只是因自己身为九尾狐妖,凡人无法抵挡举手投足间的媚态。

    也不知为什么从夺舍了这具身体后,妲己就对纣王上心起来,此前只是按照女娲娘娘的吩咐,找机会保纣王余生富贵,现在却是认真思考着治国之策,延续成汤基业。

    这就是缘分,子受穿到了纣王身上,狐狸精夺舍了妲己,两人有着相似的存在方式。

    而今狐妖分两脉,一脉为最古老的涂山狐妖,另一脉则为千年前兴起的青丘狐妖。

    大夏历经四百年,大商迄今已六百余年,合计刚好千年。

    青丘狐妖源于千年前开创夏朝的大禹之妻,女娇。

    女娇出身涂山狐妖,也是只千年九尾狐,大禹接受禅让后建都阳城,阳城在嵩山脚下,与朝歌同属河南,女娇为了协助大禹治水,便在临近的青丘山中立了一脉狐妖相助。

    大禹是黄帝轩辕的玄孙,这正好说明了妲己等三妖为何会居于轩辕坟内,这一脉妖怪帮自己玄孙治水,开创夏朝,是有功劳的。

    妲己回想起千年前自己还是小狐狸的时候,看着老祖宗帮助夏王治水分忧,满是羡慕,想着要是自己也有一天,能协助一个英明的君王治理天下该多好。

    现在,真的轮到自己了。

    也许和女娲娘娘说的一样,天有定数,纣王只能享国二十余年。

    也许千年修为的九尾狐妖不能逆天,但她总想做点什么。

    妲己已有思路。

    ……

    第25章 烽火戏诸侯的前置条件

    “大王不如设一台,名曰烽火,遣三五人驻守,内置芦苇、红柳、柴草,一旦有军情,便将其点燃,便能第一时间传达信息。”

    妲己献策,她小时候就见过人们点燃柴草传递信号,若是用食草动物的粪便当做燃料,升腾的云烟会更浓、更高。

    妲己作为强抢民女事件的当事人,又怎么不清楚事实?

    苏护也早就跟她提起,这一切都是纣王引蛇出洞的计划。

    聪明如妲己,一点就透,不得不佩服纣王的雄才大略,竟敢背上如此骂名,冒如此风险来肃清朝纲。

    而今妲己补全了这个计划的最后一环,如今朝歌空虚,贼人已经蠢蠢欲动,若是突然暴起发起叛乱,可能会有危险,但如果有了烽火台就不同了,能第一时间预警,让周边诸侯前来勤王,也能让贼人更加紧张,打乱计划从而露出破绽。

    “烽火台……”

    子受眼前一亮,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虽然已被证实是谬传,根本不存在,但并不妨碍他把这件事变成真的啊!

    还能再加上“一骑红尘妲己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为搏妲己一笑,点燃烽火忽悠诸侯带兵来朝歌勤王,结果发现其实是纣王让他们带土特产来朝拜,综合周幽王和唐玄宗,这cao作绝对当得起昏君之名。

    而且这政策很容易通过,毕竟建立烽火台是善举,名义上是为了能及时传递军情,这不正逢苏护欲反吗?

    建好后有忠臣阻止自己烽火戏诸侯也没用,点火谁不会啊!偷偷溜进去自己点了就完事,把守烽火台的小兵敢像大臣一样反对自己?

    子受突然醒悟,政策的好坏并不是决定君王是否昏庸的关键,而在于如何使用,就像烽火台一样,明君能用它戍守疆土抵御外敌,昏君也能用它放烟花博美人一笑。

    如果往后的行政指令都按照这个方针来办,岂不是容易许多?

    只是有一个问题,他没办法解决传达距离。

    一个烽火台能覆盖的范围也就方圆十里,如果只是在朝歌建一个烽火台,根本不顶用。

    压根就没诸侯看得见。

    大兴土木每隔十里建一个烽火台也不是不行,但耽误时间,等全都建好,当前的昏庸值结算期都过了,岂不是又浪费了一次修仙机会?

    子受问妲己有没有什么速成的办法,妲己想了会儿,便道:“高宗在位时将大商疆域扩大到北方,每征服一个地方,便会建筑城邑,而今许多土城已废弃,无人居住,大王可重新启用。”

    妙啊!秒啊!

    子受来自于后世,但后世对商朝以前的资料记载很少,他知道的更多是周朝以后的事情。

    而妲己正好弥补了自己不知道的部分,千年狐狸精,当然知晓这夏商千年之事!

    珠联璧合,还愁有什么做不到吗?

    子受情不自禁拉起妲己的手,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妲己微微低头,脸有些红,虽然修炼千年,但她并未入世,对男女之情了解的并不多。

    原本,只是秉着如老祖宗一样,济世治国的心态,现在却发现自己真的有些喜欢上了这位满是优点的君王。

    刚才纣王问及自己,可不就是为了不征调民夫,不劳民伤财新建烽火台吗?

    这不仅是明君的行为,更是难得的仁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