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5节 (第1/2页)
朱允炆仔细打量着解缙,又矮又瘦,其貌不扬。 “草民解缙,叩见皇上。” 解缙跪拜高呼。 朱允炆淡然一笑,挥手道:“落座吧。” 解缙坐在椅子上,却只沾了点边。 朱允炆也不见怪,拿出袁泰的弹劾奏折,让双喜递给解缙,道:“你看过之后,再回话。” 解缙连忙接过奏折,打开一看,面色惊惧,连忙跪了下来,喊道:“臣有罪。” 朱允炆问道:“有何罪?” 解缙冷汗直冒,连忙说道:“草民不该在家母未葬之时远离,是为不孝。” “明知不孝,为何来京师?” 朱允炆严肃地问道。 古代以孝为尊,若是你在朝为官,家中父母去世,无论你担任什么官职(文官),都需要从得知丧事的第一天开始,马上辞官回家,守制二十七个月。 有一个专用名词:丁忧。 一般情况下,朝廷不允许强召丁忧中的人为官。若实在是特殊,强行招用丁忧之人为官,则是“夺情”。 “夺情”很少被使用,一旦使用,必然会遭受文官集团的猛烈抨击。 比如大明朝最厉害的首辅张居正,便因为“夺情”被冠以“不孝”之名,后来死了,万历还拿捏着这件事,恨得张居正牙痒痒。 解缙连忙磕头,喊道:“回皇上,草民前来京师奔丧,同样是出于孝心啊。” “哦?” 朱允炆盯着解缙。 解缙再次喊道:“太祖于草民,名为君臣,但恩如父子。草民为父奔丧,也是孝心昭昭。” 朱允炆嘴角露出了一抹笑意。 确实,朱元璋曾经在大庖西室进膳时,曾和解缙以“父子”论,鼓励解缙“知无不言、直述以闻”。 于此,才有了历史上著名的万言书《大庖西封事》。 朱允炆欣赏地看了一眼解缙,微微点头,道:“太祖器重于你,如今朕初掌大权,确实需要一些有才干的人。解缙,你入翰林院吧,做翰林侍讲吧。” 解缙惊喜,连忙拜谢:“谢皇上天恩。” 朱允炆点了点头,说道:“起来吧。” 解缙强压激动的心,站了起来。 翰林院,可谓是皇帝身边的人,而翰林院的最高长官便是翰林学士,翰林学士的实权,几乎便等同于丞相。 进入翰林院,便意味着一只脚踏入了帝国的权力中心。 “你认为,当下朝局,如何施策方为上策?” 朱允炆问道。 解缙思索一二,垂手说道:“皇上,依臣之见,应内稳朝堂,收拢百官,外行削藩,收拢兵权。” 朱允炆看了解缙一眼,道:“具体点。” 解缙肃然道:“太祖严苛,百官惊悚,纵部院大臣亦然惶惶不安。皇上仁慈,百官伏望久矣,若皇上实行宽仁之道,整肃弊政,必得人心。人心归顺,朝堂可安如泰山。” “至于对外,太祖钦定九大塞王,虽手握重兵,然则并非拥兵自重,只赖封国之制。若想破局,并非难事。” 朱允炆看了看自信的解缙,问道:“如何破局?” 解缙直言道:“改藩易地,稳健削藩。” 朱允炆沉思起来。 解缙在一旁说道:“臣听闻,谷王、辽王、肃王,曾屡次上书,乞求改藩,却为太祖所拒。如今皇上掌管乾坤,可加恩于塞王,选宜居之地为其封国,可为其他塞王树立典范。” 朱允炆微微点头,认可这个选项。 事实上,塞王在外,所掌之兵皆是朝廷之兵,虽受塞王管辖节制,不过是为了抵御北元骑兵,拱卫边塞罢了。 若将其内迁,其失去了兵权,自然毫无威胁。 但,有些人可不是换地方就可以解决的。 比如兵多将广的宁王,还有能征善战的燕王。 解缙不等朱允炆询问,便直言道:“纵览九大塞王,以兵强兵多而论,当属宁、秦、燕三王。然秦王早薨,袭爵者只不过是个孩子,自然谈不上威胁。宁王手握八万精锐,然居在塞外之地,若失朝廷供应,必难长存。” 朱允炆微皱眉头,对于解缙的纸上谈兵并不认同。 虽然宁王在塞外,后勤辎重高度依赖朝廷,但若没有封锁及时,宁王率兵南下,突破喜峰口或山海关,便可直接与北平府相接。 历史上,朱棣便是挟持了宁王,将其兵马带至北平,壮大了力量。 解缙只将目光放在了燕王朱棣身上,说朱棣为“藩王之首”,极难处置,并提出了“施行仁道在前,武力煎迫在后”的举措。 朱允炆笑着赞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