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边荒时_16.不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6.不配 (第2/3页)

拉手看电影的陪伴者,更不是下一秒说分手快乐的潇洒爱情。

    他是她垂死挣扎的支点,是她赖以生存的原动力,是她掏空自己后仅剩的所有一切。

    谢博良的话,俨然的一道死刑处决令,又像一个无情的审判者,决断着他们的爱情并不合格。

    偏偏他说得恳切动情,让她连反驳都无从开口。

    不想成为他人生的绊脚石,拖油瓶,阻碍者……

    所以如愿点头答应了,尽管她难过得快死掉。

    胆小,脆弱,如履薄冰。

    十六岁的如愿渐渐活成了这个样子,连开口请求都不敢有。

    那之后的几天里,她关掉了手机,断绝一切联络方式,把自己锁在空旷无人的别墅里。

    然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她穿着最爱的裙子,义无反顾地挣脱禁锢,奔赴了解脱。

    坠入水底的瞬间,女孩的泪融于水里,她闭眼浅笑,脸上是前所未有的宁静。

    心底有一个声音在呐喊。

    终于啊,逃出来了。

    谢译曾竭尽全力地试图挽救这场悲剧。

    如愿毫无预兆地人间蒸发了,他用尽一切方法去找。

    去学校,同学说她请了长假,为了比赛突击练舞。

    这借口天衣无缝,用过许多次老师都不会怀疑。

    再去她家,邻居说好几天没见有人出入了。

    蹲在楼下喊了半天,什么回应都没有。

    然后他气馁了,所有的办法都用遍了却徒劳无功,世界只剩下寂静无声。

    如愿出事的当天,新闻铺天盖地袭来。

    谢博良看到后,当机立断把谢译从大学宿舍挖起来,半捆半绑地送上了私人飞机,直奔美国。

    这是引爆他们父子关系的导火索。

    而这背后的无数次争执,反抗,怒骂,咆哮……

    随着时间的沉淀被牢牢压在心底,越积越厚。

    时至如今,谢博良也不后悔自己这么做。

    哪怕被他记恨多年。

    在谢译被强制送走后的几个月里,新闻上仍然满篇关于他的报道。

    他是如愿生前唯一最亲密的恋人,甚至有一部分声音推测这场意外的源头是因情所困。

    如果谢译留在国内,那会是怎么一番景象。

    永无止境的访问报道,长着獠牙的舆论哗然,清白不分的脏水污蔑。

    他才十九岁,他能经得起什么呢。

    送他远走,是身为父亲的他唯一且本能保护孩子的方式。

    尽管近乎无情到引人诟病。

    完成学业后,在谢博良的首肯下,谢译回国了。

    好景不长,相安无事地处了几天,紧接着又升级了第二次父子矛盾的恶化。

    原因是,谢译得知了在如愿自杀前,父亲曾去见过她。

    一切都变得异常合理化。

    他把如愿的死全数怪在谢博良的头上。

    当痛苦找不到宣泄口,只能借由恨意肆意蔓延。

    退一万步讲,或许如愿早有了轻生的念头,但父亲的冒然相见确实推进了她迈向死亡的脚步。

    谢博良的一席话,是压垮她精神世界的最后一根稻草。

    板上钉钉。

    没有办法原谅任何人,甚至他自己。

    谢译有过这样的假设。

    如果他再敏锐点,如果他给予比足够更多的爱和耐心,如果他能准确无误地牵住她伸向他求救的手。

    如果重来一次。

    会不会有一丝希望打败那该死的抑郁症。

    他想她活着。

    ///

    而现在呢。

    “我办不到。”因隐忍而微微发红的眼眶,他说着残酷又沉痛的话。

    “她走了,母亲病了,继父入狱,这一出的家破人亡是谁造成的。

    悲剧仍在,伤痛难褪。我怎么能像没事人一样忘记这一切,然后继续过自己的舒心日子,凭什么。”

    他克制着颤抖:“我不配。”

    心底最不想发生的预料终于兑现了。

    谢母惊愕万状,她一直不愿去深思,可事实赤裸裸摆在眼前。

    用如此极端的方式自我惩罚,这些年他就是这么做的。

    “所以呢,为了永远回不来的人,赔上自己的一生?”

    谢母心痛如绞,却无计可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