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肆拾壹、牵绊(二更) (第2/2页)
不能说,这才是常态。 那物件是李檀在他幼时随意丢给他的,他知道李檀并不多在意,甚至可能都不记得这一桩了,正如他对李檀来说,无非是可有可无的半个养子,一个弟弟。 可无论他怎样珍之爱之,佩环还是碎了,既然是天意,他为什么不能去争,为什么不能去夺,怎样的刀山血海都闯过来了,连那皇位都是无数人的白骨堆起来的,如今他早非昔日无还手之力的稚子,连李檀他都有自信能剪除她的羽翼,将她囚禁为己有,唯一阻止他这么做的,无非是还在挣扎的那一点怜惜罢了。 可偏偏就是这一点怜惜,这一点珍爱,成为牵绊住他的要命关头。 他又想起那日高潮后的李檀,明明还在余韵中喘息,却那么冷漠、残忍,yin靡的身子说着无情的话,显出一种矛盾而迷人的诱惑。 他不罢手,便是到了如此地步,他也不会罢手。 ---------------------------------------------------------------- 京城。 之前两道旨意掀起的风波还未平,两尊大佛都不在,再多的物议也只能私传于口,一封封的折子跟雪花儿似的飘向畅春园,没换来一点松动,反而换来连发三道敕令,催促三司务必以最快的速度破案。 三司提审的人都快填满院子了,可线索了了,前后理了五六份审理报请皇帝批示,都被打了回来,都只回了两个字“再查”。 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左都御使会同审理多日,总算有点琢磨出意味来。 三司会审,连发敕令,案子审理几次被打回,足以见皇帝对此的慎重。可偏偏御酒案最核心的相关人等全拘在园子里,他们请旨提审,折子也都留中不发。 看来上面的意思是事件的核心不在人上,而在酒上。 至于事实如何,皇帝想要的真相,才是真的真相,为官多年,这些道理他们还是懂的。 上头这位年少登基,心思深沉,蛰伏多年,先是联合两方施压,调雍国公,改军制,将军队内部经营多年的势力拆得四分五裂,再是迫李檀归政,打了个措手不及,连三公之首的太师大人也垂垂老矣,隐现颓败之势。 如今上面说什么,那就得是什么。 可令人发愁的是,这酒只知道是御供之酒,所进年份、上供产地的记录一概被销毁了,宫里没有记录,光禄寺也都被翻遍了,什么都没有发现。当然,几位大人并不知道,这酒本就是李檀自己胡乱造的,自然没有任何记录,不过是被有意安了个御酒的名头罢了。 再这么拖下去,皇帝的脸色就该更难看了,三位大人便大着胆子将实情上禀,这回却出乎意料地没被驳斥。 这究竟是唱的哪一出啊,这几乎是近日来所有大臣们共同的疑问。 * 感谢大家的支持,同时也抱歉本文的进度这么慢。 真的不是故意调大家胃口,而是之后还有一段非常重要的情节,对于两个人的关系、过往以及剧情发展都非常非常重要,所以必须按照这个节奏走。 这也是正式发生关系前最后一次波折了,还需要走两三章剧情。 为表歉意以及作为昨天直接收费的补偿,决定一天三更,加更两篇,等凌晨也会保证这基础上再正常更新的。 这篇故事的两个主角都是受过伤害、防备很重的人,尤其是李檀,这样或许并不讨喜,但是我认为是必要的设定,作为一个很任性的作者,让大家陪我一起受苦了。 写了很多与文无关的废话,十分不专业,但还是希望你们喜欢今天的加更,感谢。 * “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 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左都御使为三司负责人。 光禄寺自秦代始,几经废立,后主要以皇室膳食为专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