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4节 (第1/3页)
可能是因为平日里, 供销社根本不需要这么多货物, 他只是作为‘过年关系户’,挤入供销社帮忙的。 “大爷, 这醋, 酱油, 白酒多少钱一斤?” 叶爸爸闻着混合香味儿, 指着几个大缸,问出声。 老大爷收回目光,转头打量一下眼前父子,精神面貌比他人高很多,他清清嗓子,回道:“今年特殊情况, 调料价格便宜许多,还不限量。酱油与醋两分钱一斤,白酒仅三毛三一斤。大兄弟, 要是错过今个儿,可就没这么大的便宜赚。” 镇上的酱油、醋、白酒、菜油等调料, 不像盐巴,都是从本地生产队收购,再卖给村民居民们。 今年八、九月,供销社看着本地收成不错, 又是生产队第一年成立,收购指数幅度上升不少。 年底却发现,这些调料基本卖不出去,恐怕还得搁到坏掉。往年都是每人限量三斤,今年倒是不再有限制。 且价格,五分钱一斤的酱油与醋,直接砍半。 白酒也就是高粱酒,可以存放时间长,通常在四毛左右一斤,比普通粮食还贵,今降到最低价三毛三。 叶爸爸低头思考一下,买下五斤酱油、五斤醋、十二斤高粱酒,并且从背篓里拿出三个小的空坛子,递给店员老大爷。 对于酱油、醋、米酒、麦酒、果酒,叶老爷子年轻时候,跟很多老手艺人学会一两招,只要有足够原材料,叶家可以自己酿成,味道跟供销社的差不多一样。 而高粱白酒的酿制方法,仍然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作为祖传秘方。至今,碧山村无一人学会,也只能花大钱,从供销社或村外头买回家。 众所周知,高粱酒越存越香。 喝之能暖身,且有益身体,还能外敷伤口、泡药酒等,用处很多。 考虑到药酒、过年啥的,要不是酒票不足,叶爸爸真的还想多买一些。 “好呐! 原来是个大客户,老大爷猛然眼睛一亮,他麻利将酱油与醋,用特制漏斗量,转入坛子里,在封严实。 至于高粱酒,更是费不少小心思。 先将坛口用厚纸盖住,用棉绳系紧,把黄泥与稻草碎合物,用湿泥一起涂抹在坛口处。这样一来,回家甚至能直接埋入地下,存放数十年更醇更香。 谢过之后,叶家父子俩继续将盐票与油票通通花光,买下八斤盐巴三斤菜油,才移步去杂货区。 这里竟有一位裹着军大衣的中年男子,焦急跟店员比划争吵什么。仔细一听,原来是关于买大铁锅的事情。 今年十月以后,供销社卖的最好竟是铁锅、瓦罐、菜刀、锅铲等,而因铁器供应不足,铁匠数量有限,从十二月份起,本市开始实行铁锅票铁器票,并且限量供应。 这规定对生产队影响不大,通常数个村庄,就会有一个打铁匠人,专门给村民们提供铁锅铁铲锄头镰刀等,只是需要排队等更久一点,对于村人来讲,倒不怕这个。 叶家父子对厨房工具没兴趣。 叶老祖去世前,家里稍微能换粮食的都换出去,他们反倒是需要添置很多日常用品,以及备年货。 于是各取所需,他们用大铁锅票,跟穿军用棉衣的中年男子,交换一些日常用品票。往常发此类票的时候,叶家通常都卖掉或换掉,换成粮食。 如今,有甜妹儿的青山,除去猪rou,叶家暂时不缺粮食蔬菜。 父子俩买下很多零零碎碎的杂物,比如打火石、火柴、洋瓷盆、搪瓷杯、暖水壶、肥皂、红纸、门联、十二生肖挂画等。 考虑到今年,剔透匠恐怕也不会来碧山村,在叶安诚的建议下,叶爸爸还买了剃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